心理疲劳

2024-01-16

    心理疲劳 :

心理疲劳的医护工作者主要表现为工作兴趣和动机下降,进而引发工作效率下降。心理疲劳是对压力的慢性反应,而不是急性反应。这一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H.布拉德雷于1969年提出,随后美国心理学家佛洛登伯格于1974年研究了服务行业人员极度的心理压力,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马斯拉奇(Christina Maslach)于1982年将心理疲劳分解为情绪耗竭感、去人性化、成就感丧失3个核心成分。情绪耗竭感是情感资源过度付出后不足以应对所处环境的心理感受,是心理疲劳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去人性化表现为对他人持消极态度、冷漠、过分隔离、愤世嫉俗。成就感丧失表现为对自己的工作作消极评价,无法胜任的感受以及没有能力实现目标的感受。

心理疲劳有别于生理疲劳。前者是身体有力但心里不想做,后者是心里想做但身体无力。心理疲劳常见于医护、教师等群体,这些群体的重要特点是职业压力大,且需要对服务对象不断给予情感支持;还常见于运动员、士兵等群体,这些群体的重要特点是职业压力大,工作环境单调。引发心理疲劳的外部因素包括职业压力大、工作机械单调、工作自主性低、缺少社会支持等,内部因素包括某些人格因素,如完美主义倾向、体力透支等。心理疲劳可以预测工作满意感,心理疲劳程度高,工作满意感低;严重的心理疲劳可引发离职、退役。控制心理疲劳的方法包括:发展工作以外的兴趣、变换工作方式、变换休息方式、提供社会支持、设置短期目标、合理膳食、及时休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