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性认同 :
由德裔英国精神分析学家M.克莱因于1946年提出。投射性认同源于个体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领域中。投射性认同不仅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还是人际交流互动的一种普遍形式。
投射性认同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从内心幻想到现实交流、从母婴关系到咨访关系的三次重要转向。投射性认同在一开始只被视为一种婴儿单向被动消极的防御机制,后来,克莱因认为,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婴儿在幻想中与母亲双向互动交流的模式,而且婴儿通过母亲在现实中对投射内容的接收和容纳而重新建立自身情感和经验。当代精神分析则不仅关注存在于母婴关系中的投射性认同,还关注临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投射性认同现象。
投射性认同的基本发生过程是:①个体将自己的一部分(坏的,或者理想的部分)以投射幻想的形式放置在另外一个个体的身上。②个体竭力让接受者(投射性幻想的对象)采取与他的幻想相一致的行为。③个体对投射者的诱导行为采取反应,如果接受者与个体所幻想的行为一致,则投射性认同成功;如果接受者对个体的行为不予理睬,则投射性认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