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路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分层教育

2023-11-23
需要路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分层教育: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4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需要的起源分类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具有多层次的结构,关于需要的结构,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的理论影响最大,为我们广泛应用。马斯洛(1968)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结构,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理想信念的形成以需要为前提,只有符合主体的价值观、目标、愿望和兴趣的事物,主体才会形成相应的理想信念并付之于行动。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大学生的具体需求从发,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需要,找准理想信念的着力点,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

  (一)重视大学生生活理想的教育

  理想从内容上可划分为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下往上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教育。一个人只有在生存得到保障,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其他需要。可见在做好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的同时,也要着力于大学生生活理想的教育。

  (二)着力于大学生个人理想的教育

  在注重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应着力于大学生个人理想教育,重视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社会理想是指特定社会的阶级或民众对待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级终极发展归宿之理想的把握和持有,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5。大学生个人理想是指学生对自己未来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对自己的前途、人生状态和归宿等的把握和持有。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和重视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在获得个人成长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理想的实现。

  (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重视阶段目标的实现。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信念教育,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是共同目标的终极归宿。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为了避免大学生因此而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遥不可及的,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时候要加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重视阶段目标的实现,以增强大学生共产主义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