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点抓”

2023-11-20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点抓”:大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他们的家庭与所在社会系统的两方面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缺一不可的。其中家庭是大学生有着最强烈归属感与安全感的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疗养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学校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在的社会系统,同样是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影响深远的,并且很多时候,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家庭教育“细致点”

  许多家长认为,子女们进入了大学后生活和学习都在校园里,教育的责任推给高校,出现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就认定是学校造成的。这种观念根本上是家长们不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所导致的。

  要从方方面面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调整心态,有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能准确评价和认识子女。对孩子成才目标的期望必须符合实际,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因人、因地制宜地制定有自己特色的成才目标,如此才不会对大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恐慌;其次,父母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尽量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尝试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努力成为孩子信得过的贴心家长。

  (二)学校教育“系统点”

  首先,学校要在充分认识到其支持系统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增加对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投入和培训,保证专业力量数量上的充足以及专业技术质量上的过硬。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需要充足的专业工作者来服务,专业工作者还需要有质量过硬的专业本领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的起到良好的效果,两者缺一不可。

  其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体系,相互协调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学校三级网络体系应包括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级心理健康组织以及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学校应充分重视,从人、财、物等方面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体系。组织协调教师及医务工作者等资源,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和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同时,还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的作用,让学生们自主地开展监控和其他心理健康活动。

  再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档案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亦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这样一来,就可以从大学生心理问题两大成因――大学生各自所经历的重要生活事件以及特殊的个性特点来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高危对象”以及偶然出现的危险信号,实行预警机制,尽早尽快地干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使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最后,加强高校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目前,许多高校正在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但多半局限于校内,与大学生家庭的联系较少,甚至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