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相融之处

2023-11-18
藏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相融之处:自唐朝开始,中原地区与吐蕃地区的交往日益密切。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为藏汉民族关系的发展做了巨大贡献,大昭寺的建立给藏汉民族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广阔平台。作为汉族统治思想的官方学说―――儒家学说及其伦理思想自此以后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藏族地区并传播开来,对藏族传统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两者有了相互沟通交融的地方。

  1.仁政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战火不断的春秋争霸时期,以“仁”来规劝君主是百姓的福音,尽管没有人愿意接纳,但仁政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延用至今。在“仁”为人性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下文只注篇名)的后天学习观点,告诉人们美好的品德也是可以在生活中形成的,这就对整个社会提供了追求美德的思想基础。“仁”的基本要求是“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亲关系由此开始,并辅以“礼”来规矩方圆。

  《格言》中“仁”形成,其一受到佛教慈悲为怀、热爱众生的佛法教义的影响,其二是社会现实的必然要求。“国王征收赋税要明智,不要过分地压榨百姓;梭罗树的香液虽好,取得过多树就会枯死。”这样的劝说在《格言》中随处可见,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众生存艰难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君臣关系有了新的变化,不再是盲目的服从。 “自己的百姓得到幸福,难道不是首领的荣耀吗?将军马装饰得光彩夺目,难道不是主人的骄傲?”。这种以民为重的进步思想依然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孔子的“仁”和这种慈悲思想虽然出处不一,但却是有相同的意思,即君主都应该施行仁政。   2.孝道

  “孝”是汉民族比较重要的道德要求。孔子具体地谈到“孝”时: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在孔子看来,“孝”的具体要求就是“无违”,即不违背礼节,孔子把对父母恭敬、虔诚的道德情感视为“孝”的基本要求。孔子之所以如此强调“孝”的内在要求,是因为“孝”能够将维护血缘宗法的“亲亲”原则,并且是“亲亲”原则的实施工具。除此之外,还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并且是一片敬心地侍养父母,否则“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格言》对于“孝”道,几乎完全类似于“亲亲”之道。“不管父母对子女怎样慈爱,子女对父母不会同样对待;父母竭尽心力去爱护子女,父母老了却受子女的虐待。”对于这种子女不孝的现象,作者是持强烈的谴责态度,说明父慈子孝是人伦关系的根本,父亲要承担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也要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重塑父母与子女之间美好家庭关系是萨班一生的愿望,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奉行孝道,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都是必要的。

  3.勤学求知

  论语把《学而》放在开篇,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是件快乐的事,与朋友学习交流更是一件幸福的事。“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朋友学习才能广博,强调相互交流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更是要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但是学习又不是那么简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有学问的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出门要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做事谨慎而又有信誉,与人为善,这样就接近“仁”了。然后才能开始学习,在这里孔子对学者的品德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萨迎格言》始终崇尚智慧,推崇贤者,极力塑造既有渊博知识,又有高尚德行的理想人格典范。学者就是这种人格典范,并且有不同的层次,但总体上萨班对“学者”的定义是从正面展开的,而且从《格言》对“高士”、“圣者”等的描述,可知“学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具有着多重的品质,“欲得今生来世幸福,就要靠自己的智谋。”这里的智谋,实际上指的就是知识的力量。在作者看来,这些品质正是萨迦班智达认为一个圣贤“学者”所应具备的。德才兼备才是藏汉民族对人才的共同要求,“虽掌握某些知识,品质恶劣被人弃;”而“德”在人们心目中要有更深的地位,有德的人才会济苍生,安黎民,无德之人只能蝇营狗苟,替自己着想。

  4.处事原则

  孔子在重视自身道德的修养下,提出“忠恕”的要求。尽力为人谋,忠人之心,故为忠;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对待他人要尽心尽责,一心一意,别人有过错时,应换位思考,有宽容的心。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卫灵公》)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是君子一生都应该坚持的处世原则。在处事方面,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待人接物要有尺度,适中,恰如其分,反对任何偏激、极端的行为。

  《萨迦格言》中的处世伦理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要正确认识自己,格言写道:“那怕是再有学问的人,也难看到自己的缺点”,这与儒家的“三省吾身”不谋而合,都讲求时刻反省自身。第二,要谦逊,“是伟人用不着骄傲自大,是小人骄傲又有何用?”尤其是要想做“贤者”的人,就更应该具有高尚德性。待人谦卑是高士和学者的本分,对于那些品德高尚,本性善良的人可以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因为他们彼此 “身居远方,也能关照他的亲友”,这种情谊是纯粹的,没有杂质的。这一思想与儒家的思想的“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殊途同归。

  5.修身养性

  《论语》说,君子“修己以敬”。孔子认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完善人的道德,提升人的品质,塑造理想人格。儒家修身养性是涵养道德,实现兼济天下的目的。“学而优则士”在儒家眼中,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享受,而在于对社会有用,有用性越高,生命价值也越高。同样,格言也强调“修身养性”,“勤奋修善。只不过这种修身养性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意义,即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缘由。格言认为,“要想修成高尚的品德”,其基本途径一是要“听从圣者的教诲,哪怕要危及生命,也要始终信守不渝。”学习圣人之言是修身的前提,二是不仅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在“能与众和睦相处”上,还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实践行为中,从而真正证明自己是有德操修养的人。这些修身养性的方法虽然带有较为浓厚的宗教气息,但是和儒家“静心以养德”有着同样的目的。

  《萨迦格言》中这些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认识,虽然从形式上看融入了相当多的佛教修炼理论,但从精神实质里,我们也看到了儒家浓郁的伦理思想的影子。通过对《格言》伦理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自唐朝以来,随着汉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交往以及人口的迁徙、联姻、儒家典籍向藏区的传入等,儒家伦理思想已经相当广泛而深入地在藏族地区产生着影响,并融入到藏民族的道德意识之中,成为其民族精神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