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归因分析

2023-08-01
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归因分析:限权背景下,政府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和社会的有效监督,权力运行更加透明,面对的情境也更加复杂,从而给领导干部带来更沉重的心理压力。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绩效考核重置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领导片面追求所谓“政绩目标”,比如GDP增长速度、安全维稳等,但对涉及国家长远发展和公民需求度高的民生福利、环境保护等关注较少。加之某些领导干部的行为常常打破公平规则,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政府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更不能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在限权背景下,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标准重新度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向内涵式发展,同时使民生保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目标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这种任务的多样性和完成任务的质量要求的严格性迫使领导者转变思路和行为方式,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要素关系整合

  信息时代更加强调和谐共赢,对领导干部的知识、视野和协调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的各要素都能够协调有序,运转良好。那么,政府首先就要做到保护各要素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引入奥尔森“强化市场型政府”的理论加以阐述。“强化市场型政府”(market―augmentinggovernment)[8]195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创造个人财产权,保护个人财产权,执行各种契约,政府的权力受到制约。即,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与此同时,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①强化市场型政府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关于政府的一种理想模式,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本文尤其强调“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中“有效约束其权力及掠夺功能的、并有效保护产权和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含义,即“限权”。建立强化市场型政府最难的就是“限政府的权”,具体而言就是“限领导干部的权”。随着公共治理的深入发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政府与企业之间开始由过去的等级与权威关系转向合作关系,这对于解决复杂的公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对领导者处理各要素关系和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三)资源分配优化

  当改革进入深水区,领导干部面临的大多是“难啃的骨头”,而手中掌握的资源却越来越有限,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资源分配理念和分配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管理的基本典范包括两种对立的组织形式:官僚制组织和市场组织。前者是强制性的,通过官僚等级组织发挥作用,是传统行政模式的基础。后者是选择性的,通过市场竞争发挥作用,它是限权政府背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基础。在这种理念下,领导干部需要更多地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领导目标。“限权”会遏制由政府居于主导地位的权力授予关系,拓展出更多由市场交换关系带来的资源分配,其中有很多需要领导干部了解和适应的新领域,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未可知的难题[9],给领导干部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四)权力合法性拷问

  任何政权的存在都有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并且这个合法性不可能一劳永逸。历史的合法性解决的是“凭什么执政”,而现实的合法性解决的是“凭什么继续执政”。马克斯?韦伯认为在任何一种具有命令―服从关系的统治形式中都包含着最起码的自愿服从的成分[10]352。即,政府合法性来源于公民的认同和支持。政府存续的目的在于实现公意、公共幸福和公共利益。如果政府行为一旦违背人民的授权和公意,将面临失去合法性的危险[11]38。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社会公众诉求的数量和深度都与日俱增,领导者对于社会的积极导向作用和榜样力量日渐被淡化,而一些消极情绪、不当言论和行为则极易被无限放大,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大规模负面影响,领导公信力和权力合法性受到挑战,给领导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