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神明体现民间智慧:“社官”即“社官老爷”, 也称土地神或土地伯公, 客家民间认为能保五谷丰收, 六畜兴旺, 也能主持村里的大小一切事情。[4]梅州客家地区村头、 水口、 树下随处可见社官土地神坛。阿根伯母认定“三斤狗”借米不成便顺手偷了自己的金簪, 为了一辨清白, “三斤狗”选择到社官坛对鬼发誓。众人亦认可这种方式, 同去见证。并将“三斤狗”路上跌落田圳视为社官老爷的公断。
三斤狗万哽难开, 就话到社官坛来去对鬼发誓,
如果我系偷哩咯话, 行到半路会跌一跤。
猫野(抓)糍粑脱爪难, 众人同往社官坛,
三斤狗他受冤屈, 头晕眼花脚打颤, 跌落圳道打滚翻。
众人看倒声连声, 阿根伯母声更尖,
大家快来看呀, 社官老爷有灵又有眼,
三斤狗果然跌倒脚朝天, 是他偷走我金簪![1]
虽然“三斤狗”是清白的:
雨打芭蕉心还生, 我家贫穷骨硬埕,
我平生不作亏心事, 半夜敲门也唔惊, 你莫?肉话成羹。[1]
但是, 面对跌落田圳的事实, “这个时候三斤狗有口难言, 食嘞生牛肉[1]”。“三斤狗”没有指向阿根伯母、 众人或是社官老爷的“不辨清白的怨恨”, 把冤屈留给自己, 不再申辩。但从整个客家群体来看, 因为在宗族内部, 所有成员都沾亲带故, 都是亲人; 所有亲人间的矛盾都是“人们内部的矛盾”, 都是可以理解而且可以化解的。在故事末尾, 阿根伯母也借媳妇之口主动公开事实真相: “三伯公, 当年我家娘的金簪在大衣柜里边寻到哩, 请三伯公多多原谅。”因而, 由神明公断, 这种看似不公的做法, 却有着实际上相对的公平均衡, 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超越了宗族内部管理弱点的实用的“解决方案”――交给神明来处理纠纷, 协调复杂的人际关系, 避免宗族内部人员处理纠纷过程中陷入伦理纠葛。其心理功能主要在于把客家人的行为纳入到一个规范的时空结构里, 集体认同、 服从神祀的决定, 避免内部矛盾激化, 客观上仍然实现了达成宗族集体心理认同的目的。
客家人的民间信仰广纳佛、 道、 儒、 巫甚至基督诸家, 神祀众多, 不计源流。这种直接打破各种宗教界限的多神崇拜并没有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和荒诞, 却通过建立对不同神祀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妥帖对应关系, 体现了客家人独特的心理认知和行为特点, 更体现了对“信仰需要”扬长避短、 综合利用的民间智慧。
信仰神明体现民间智慧
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