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规则正在悄然改变

2023-07-21
人际交往规则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李庆善在报刊撰文谈正悄然改变的人际交往规则。他认为:
 
急剧的社会变迁正改变着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把人们由习惯的“熟人”关系推进不习惯的“生人”关系。人际交往的规则正在发生着变化。
 
传统的中国社会,维持人们和谐关系的交际规则很多,但最核心、最集中的是一个“报”字。汉语词典中的报恩、报效、报答、报酬、报偿、报应和报复等都是“报”这个交际规则的不同表述。报,报恩惠施受的交往双方来说都有一定的要求。它要求施恩者是个“仁人君子”,做到“施恩勿图,不思回报”,否则就会被视为“小人”、“假仁假义”;它要求受恩者“有恩必报,饮水思源”,并做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否则就是“没良心”、“白眼狼”。在传统社会里,虽然也有人际间的恩恩怨怨,但靠一个“报”字基本上实现了人际和谐,保持了人际交往的长期性与稳定性。
 
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商品社会,商业交易中的一些法则,如“精  
打细算”、“成本核算”、“等价交换”、“公平买卖”等,也悄然渗透到普通人的社会交往里来。人们不再笃守什么“施恩勿图”、“不思回报”的信条,而通行起“施恩图报”、“按利施惠”的法则;人们不再笃守“礼轻情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报大于施”的习俗,而奉行“受多少惠,报多少恩”的“报施等值”的法则;人们不再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类的信念,而是实行“现施现报”、“勿施勿欠”、“及时结算”的法则。毋庸讳言,在人际交往流行商业交易法则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偏离商业文明的不公平现象。施恩者中有了“无恩求报”和“施一图十”的人;受恩者有了“知恩不报”、“多受少报”和“恩将仇报”的人。这些人为了“交往利润的最大化”而处处投机、钻营、占便宜。他们极易与周围的人发生摩擦、冲突,给他人带来苦恼,甚至陷入于人际困境。
 
应当指出,现时人们的人际苦恼,不但是由于遭到“精明人”的算计、上当受骗所致,更有广泛意义的是人们对于进入商品社会的精神准备不足,对于“生人”社会的交往格局缺乏清醒的认识,对于正在流行的商业社会的交往规则还不习惯,甚至不敢正视,不能认同。对传统的农业“熟人”社会交往规则,还一往情深,割扯不断,这就很容易在人际交往中生成许多困惑、惊讶、疑虑、冲突、不满和痛苦,造成许多恩怨、麻烦。
 
一般说,一个人有了人际苦恼而不能解脱,标明他的人际适应不良。而人际适应不良,从根本上说,是社会适应不良的反映。因此,个人要解除人际苦恼,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对社会的积极适应问题,而要适应社会,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现时社会,即为人际格局和流行的交际规则的洞察、分析、理解和本质的把握。有了这种成熟的认知,才能找到人际善处的策略、技能和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