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丧偶后怎样减少心理障碍

2023-11-05
老人丧偶后怎样减少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丧偶的老人精神恍惚,说话语无伦次,甚至生活习惯和性格都发生了变化。其心理障碍一般表现为人际关系不协调,如对家庭成员、亲戚、朋友显得冷淡偏执和粗暴,有的常无故地指责别人,或者提出一些使人难以满足的要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精神疾病,如情感性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等。
 
那么,老人丧偶后情绪极度悲伤,要减少心理障碍怎么办?
 
1.心理转移。当丧偶老人情绪极度悲伤时,可大哭一场,或向别人倾诉,以便发泄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倘若把优伤深深地藏在心里,独自一个人冥思苦想,只会强化心理压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2.心理补偿。当丧偶老人情绪极度悲伤时,可看看配偶的照片,抚摸配偶所用过的东西,从而会回忆起夫妻以前相处时的美好时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心理得到补偿。然而,积极的心理补偿莫过于选择理想的新伴侣,这样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新的平衡,从而开拓新的生活。
 
3.心理升华。老人丧偶后为了减轻忧伤,最好把心理活动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样,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有利的。
 
然而,应当指出的是,丧偶老人的心理调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环境,为此,无论是丧偶老人的家属还是亲戚、朋友或同事,对他(她)们都应当理解、体谅、关怀和予以必要的支持、帮助,使他(她)们感到温暖,从而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老年人应该怎样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死亡,可以说是人的一生当中最大的恐惧对象,“生死关”是最严峻的考验。年轻人往往认为死亡来自外部,而老年人却经常认为死亡从内部而来,因而老年人比起青年人来恐惧的程度更加强烈。老年人总是认为“口暮途穷”、“来日不长”、生活在“有限的时间”之中,死神会随时光临,于是忐忑不安,心情十分沉重。其实,对于大多数的老年人说来,都不是因年老而必然地死亡,而是由于诸如心脏病、癌症、动脉硬化、中风等足以致死的疾病所造成的死亡;另外,也有因骨质硬化、手脚不灵、反应能力降低而引起的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死亡。这些是完全可以经过定期体检、加强预防、及时治愈避免发生的。因此,当老年人对于死亡的原因有了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后,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端正对死亡的态度,从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了。
 
那么,对待死亡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呢?
 
1.一个是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对生活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满怀期望。重新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摆正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从而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2.应该小心谨慎。不要不服老,但也不要惰性地认老、输老。既要按照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好活动,尽量不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积极锻炼、合理用脑,主动地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使自己永葆青春,从理智上、意志上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感。须知,恐惧感是一种足以造成心理疾病的大敌,如果说死亡“可怕”的话,那么,对死亡的恐惧感比起死亡本身来就更加可怕!
 
缺乏上述两种正确对待死亡态度的人,往往是心理不健康地对待了死亡问题,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将面临死亡时,他们在死亡前的心理变化过程是错综复杂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失口否认阶段。先是自欺欺人式地认为死亡是遥远的、不真实的。表现特点是,人为地划地为牢,与世隔绝。因而,在这个阶段中,周围人们对老人心态的理解十分必要,要向老年人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从物质上特别是精神上多关怀、体贴他们。
 
二是愤怒激动阶段。从否认转化为激怒,普遍地容易无名火起,激动发怒,以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是妥协顺从阶段。感到大势已去,抗拒无用,开始转变为认命了,开始听医生的劝告,对别人的安慰、关心也无可奈何地接受,这是解除自我挣扎、防御的心理投降阶段。
 
四是抑郁消沉阶段。面对即将失去的一切,意志消沉,悲观哀叹,预感到将要和所爱的人水别,将要抛弃平生所拥有的一切,再次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五是接受等待阶段。这是死亡前的最后阶段,心态是听天由命、任凭命运的摆布,不抱任何希望地静等死亡的到来。综观上述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如若是抱着这样消极被动的态度,心情必定是十分痛苦的。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类越是怕死的人往往越不长寿,因为他们在精神上先解除了武装,垮下来了。而长寿的人却往往是不怕死的人,因为他们无所畏惧地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地去充实富有意义的人生,力争延缓死亡,顺乎自然地按自然规律办事。
 
总之,老年人在晚年面对死亡时,既不要糊里糊涂地混日子;也不要整天忧心忡忡(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可能还有未了的心愿,以致有后顾之忧等)。正确地态度应是正视死亡,对死亡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完全回避忌讳不考虑身后之事也不一定妥当;也要接触了解关于死亡的一般常识和各种解释,打破对死亡的神秘感与恐惧感,把死亡看成是顺乎自然的人生必然“归宿”。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这就是说,人的生死观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而逐渐规律性地形成起来的,人到70岁应该是完全社会化了、成熟化了,不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不要逾越常规。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应在有限的时光里把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让生命充满活力,尽快完成一切未了的心愿,做好善后准备。这样,心地坦荡,无所顾虑,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感,反倒可以延年益寿,延缓衰老与死亡的到来。末了,再强调一点是,当老年人对死亡产生恐惧感时,更需要别人对他们的理解和帮助。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表明,当恐惧出现时会促使人们产生合群的心理倾向,而且高度恐惧的人比起低度恐惧的人更愿意合群。恐惧与合群成正相关,这就是说,恐惧越深,合群倾向就越强。这是因为人们认为合群,向群众靠拢贴近,可以减少恐惧感。况且老年人体弱多病,形影孤单,更容易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因而,对老年人就更加需要体贴入微,热情爱护,不要冷落、疏远、厌烦他们。而老年人本身也应主动合群,不要自我闭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