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如是说——天无绝人之路:《鲁滨孙飘流记》想必大家都读过了吧。鲁滨孙海上遇难被吹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没有食物、没有工具,有的只是他自己。可以说,再没有比他更令人感到不幸和绝望的了。但他没有焦虑、没有悲叹、没有恐怖,而是以其独到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动开创了一片生机的世界!我们且来看看他在绝望中的自述:
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到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我这样做,不是为了留给后来的人看(因为我不相信以后会有多少人到这荒岛上来),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我的理智现在已经能够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情,因此我开始尽量安慰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
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这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可以归入帐目:“贷方金额”方面。
现在我已对于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不再整天把眼睛望在海面,等待有什么船来。我已经把这些事情丢在一边,开始一心一意地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改善自己的生活了。
——笛福:《鲁滨孙飘流记》
对鲁滨孙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
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配下,鲁滨孙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用自己的双手,凭着开辟新天地的热情,创造了整个自己的小王国。尽管他做每件事情都要花很大的劳力,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做一块木板就要42天),有些甚至看来是不可克服的,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他有坚强的毅力,最后他成功了。可以说,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就是不怕困难的哲学。
写这本小说的作者笛福也是一个强调勤勉的人。他曾说:“ 我要尽全力而为,只要我还能划水,我就不肯被淹死,只要我还能站立,我就不肯
倒下。”在《英国商业计划》里他写道:“因循懒惰的生活不是快乐与舒适。有工作就有生命,因循懒惰就是死亡。忙碌就是偷快、高兴,没事做就是颓衰、失神。”
不管是笛福本人,还是鲁滨孙飘流记,都告诉我们,只要有志气、有毅力、肯行动,就一定能走出荒芜和阴暗,重见光明!这不正应了“天无绝人之路”这一古训吗?!
鲁滨孙的“好处与坏处的理性对照分析法”与他的“行动哲学”,对于患有焦虑症的同学无疑是一剂心理良药。我们仍以考试焦虑的例子来分析(对照第二部分“焦虑症”所担心的几个问题进行):
①“人家圆圆都复习好几遍了。”
现在问你:圆圆等别人复习几遍了你怎么知道?好,就算你知道,但圆圆是圆圆,你是你,她复习几遍实际上与你无关。学习与复习是没有定数的,并不能因为别人复习多了而夺走了自己应有的那部分,你看别人复习好几遍了,自己着急是常情,“行动哲学”告诉我们“赶紧复习还不晚”,何况“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呢!再说,早早就开始焦虑的学生大多是很要强,想考好的学生,这种学生一般是会复习好的,只不过担心自己考不好,而说“复习不好”,以给自己找借口罢了。我想大多是这样。你说,是吗?
②“我这次考试一定很糟。”
与其向你提出“试还没考,怎么能知道一定考糟呢?”这样的问题还不如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假使这次没考好,以后还有很多次考试,可以一比高低嘛。即便是升大学考试,现在一般都实行自费生制度,且民办高等学校也不少,还有各种自学考试等文凭考试,仍然有上大学、获得文凭的机会。当前开放的教育制度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任何时候都会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其二,人们常常说,做任何事不要追求结果,要注重过程,谓之“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如果过分受结果的于扰,便忘记或忽略了过程之中的美丽风景。人生犹如不断涌动的河流,一路喧闹而来,潇洒而去,其间的体验才是真正的生活。如果你是踏踏实实地复习了,即使没考好,也问心无愧。凡事尽全力去做——这就是你应该恪守的人生不变的准则。
我本人读了这么多年书,除了在“神经衰弱”一节中谈到的博士考试焦虑以外,还有一次考试临进考场前同样焦虑得很(心跳、手抖、不停地想去厕所)。那是一次日本语国际能力水平测试一级考试,一级考试很难,尤其对于像我这样大多靠自学、而听力又十分不好的学生来说考及格很难。尽管我做了充分准备,但总觉得肯定考不过去,特别是一想到听力可能考不上40分(满分100分)就越发紧张。进了考场,第一项便是听力,老师发耳机试音,我根本无法进入正常状态,好在我能控制我的意识,我掐了自己的胳膊,并拍拍脑门,说给自己听:“尹力,你的听力本来都不好,你是知道的,你有什么紧张的?人家听力好的同学紧张还有情可原,怕平常听明白的反而听不出来,而你呢?压根儿不会,还紧张什么?”这样一说,的确很管用,一、二分钟之后我的紧张、焦虑消失,能轻松、集中精神地听,出乎意料的,我的听力考了48分,这是从未有过的。这种自我调适、自诫放松法,大家是否可以一试?
③“要是没有考试多好,或者考试前得病,不能参加多好!”
之所以我们会发出“要是××多好”的感叹,是说明它的遥远和不可能性,这是人对美好事物充满幻想的一种憧憬,是人人都会有的。但它又是不
可能的。只要做学生,肯定就会有考试,即使不是笔答的试卷式的考试,你在老师的心中、在同学的眼里是怎样的,也早有大致的评估。生活的人群中充满竞争,可以说人生就是考场。在你的心中,不也是有一杆天平,对A小朋友、B同学都有一个看法吗?再说,病了,逃过了这次考试,只是一个时间的延迟,早晚还得补考。而时间的延迟无疑是一种漫长的对痛苦的等待,与其长期受其煎熬,还不如咬咬牙、硬着头皮冲上去,考完拉倒——豁出去——人生是需要这种精神的。
④“万一这次考不好怎么办?同学嘲笑?父母伤心?老师指责?”
你想过没有,“父母伤心、老师指责”不正说明他们对你的重视,对你的关注吗?他们认为你应该更好,这种期望正是对你能力、才华的一种认可!你知道对一个人最残酷的、最令他难受的惩罚是什么吗?——亲人、朋友及世人对他的蔑视、轻视(我认为)!所以,为了父母的那份伤心和老师的期待,轻松上阵吧!至于同学的嘲笑,我想,对于学习很少会有。也许有个同学会伸个舌头、作个鬼脸,冲你刮刮脸说:“才考那么点分儿。”但他只是说说而已,你大可不必在意。因为:一是他未必会各方面都比你好,就算比你好,下次考试也许他就得哭鼻子;二是假使他是有意嘲笑你,那你更不该在意了。你怎么能那么傻呢——明知人家嘲笑你、让你难堪,你就真上当了?这不正中人下怀了吗?——“别人气我我不气”这才是真理!要敢于对父母、老师说:看我的行动吧!——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自有分晓。
⑤“我一定要考好,让他们看看?如果考不好,我就离家出走或自杀。”人是要有这种志气的:要活给别人看看!但,这种想法除了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父母、亲人、老师等对我们充满希望与期待的人有意义之
外,对于别的世人究竟有多大意义?你想过没有?因为这些人都爱我们,希望我们好,而另外一些人呢?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为自己的工作、学业、生计而奔波,你有可能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但人们也只是议论而已,没有人会那么认真地对待你,因为他自己的日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所以,不要认为人们而在意你!人活着给别人看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对社会的价值。太多地在意别人,那便不是自己在活着,而是别人支使你活着——丧失自我的生活能说是你自己的生活吗?又哪来什么意义和价值?至于离家出走或自杀,对于你个人来说,是一种勇气,乃至一种壮举,但你想到过一些后果没有?
苦恼与困惑是快乐与顺遂的孪生姊妹,且不说没有咀嚼过前者,便不知后者为何滋味的道理,但就生活本身来说,就是“行动的哲学”,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实现自我。鲁滨孙给了我们一个漂亮的人生答案。
鲁滨孙如是说——天无绝人之路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