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
针对糖尿病发病的心理因素,提出下列防治的心理处方。
1.克服悲观情绪
由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我国糠尿病检测手段的不断更新、糖尿病发病在我国的检出率逐步上升。而一旦发现此病,病人情绪大多悲观。
因为目前该病是终生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也是多方面的。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失明等严重疾病都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因此,糖尿病病人情绪悲观失望、抑郁、低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良的情绪可使病情加剧。特别是紧张、愤怒、可使病情发展。而糖尿病病人在情绪安定时常使病情缓解,因此糖尿病病人要面对现实,控制情绪,稳定情绪,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糖尿病患者要充分意识到患有糖尿病是客观存在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限于目前医学科学发展的水平,糖尿病是终生性的,这也不以糖尿病病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然随着现代科学的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是否是终生疾病有待于科学的发展来确定。然而糖尿病病人的心态却可以自己掌握,这个心态是以病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可以把情绪由正性调到负性,也可以把情绪由负性调到正性、主宰糖尿病病人的情绪变化的主人就是糖尿病人自己。
2.树立与糖尿病做斗争的信心
一些病人由于糖尿病是终生疾病,并且容易并发危害生命的疾病,使他们失去了与糖尿病作斗争的信心。其实糖尿病病人按照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保持乐观的情绪,养成严格的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和普通健康人一样,也可颐享天年。
一些在中年患糖尿病的人,治疗得当,控制饮食好,自我情绪调节好,活到八、九十岁的大有人在。
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的配合治疗,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尽量避免心理刺激
大量事实表明,糖尿病病人在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影响下,血糖增高,尿中的糖和酮体的含量增高。
紧张的情绪会使病情发展,因此糖尿病病人应尽量避免心理刺激。如果遇到心理刺激尽量正确对待,保持情绪稳定,这是防止糖尿病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4.提高对饮食的监控意识
糖尿病病人,按照医生的指导,做到定时定量地进餐。养成进餐的良好习惯,经常自我监督,定时定量进餐的执行情况。并严格地按定时定量进餐的情况进行矫正。
一些糖尿病患者,对饮食的自我监控能力意识薄弱,自我调节的能力差。
在病情稳定时打破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而造成病情反复。
人的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习惯是学习来的。人都是可以按照一定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养成某种习惯。糖尿病病人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是完全可以养成的,有了这个良好的习惯对糖尿病病人终生有益。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心理调适
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