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疗法:儿童心理治疗方法。特点是同时利用绘画和语言两种交流方式,作为儿童和治疗者之间交流的桥梁。旨在帮助那些不愿与治疗者沟通,特别是极端孤独或有创伤性经历的儿童,能直接用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这样,绘画和语言这...
催眠暗示:催眠师对被催眠者作的指示或提示。分为四类:(1)现实指令性暗示,按照现实状况直接指示被催眠者该怎样做,或做什么。如暗示被催眠者轻轻按摩三下自己腹部后,腹痛就会消失。(2)意念动作性暗示,暗示被催眠者集中注意默...
催眠的意识变更状态:个体在催眠状态下出现的认知功能、外显行为及生理反应等方面的变化。是意识变更状态(ASC)的一种表现形式。ASC是总体主观体验范式的一种暂时变化,有别于正常清醒意识状态的一般常模,主要出现在催眠状...
催眠毒素理论:1910年法国皮耶隆提出的关于睡眠机制的理论。他发现,将被剥夺睡眠150小时~293小时的犬的脑脊液灌流到正常犬的第四脑室,可使后者睡眠几小时。这种现象因由皮耶隆首次发现而称“皮耶隆现象”。在此基础上,他进...
催眠分析:催眠师运用自由联想、童年回忆等方式将被催眠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观念、经验或情绪体验提取到意识领域,并以心理学的原理来加以解释和理解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催眠状态下的精神分析。人们处于催眠恍惚的意识状态...
催眠感受性:被催眠者对催眠暗示的反应能力。由经过标准化的催眠诱导后,被催眠者通过标准项目的多少或对标准测验作出反应的数量来衡量。测验的主要量表有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和哈佛群体催眠感受性量表。个体的催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