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逊职业兴趣调查表

2024-05-19
杰克逊职业兴趣调查表:

兴趣测验。

美国心理学家D.N.杰克逊1977年首次发表。其特点:(1)既可人工记分,也可机器记分;(2)采用强迫选择法,即要求被试在具有相同社会赞许性的两个成对描述语句A与B中选其一,可消除被试的反应定势;(3)题目的编制与分量表的命名均基于一定的理论构想,而不是基于经验效标,在发展的每一阶段,不是重视效标关联效度,而是重视结构效度;(4)题目不局限于特定职业,涉及广泛的兴趣领域。

采用系列性策略编制。由34个分量表组成,分成“A”群和“B”群。“A”群17个分量表中的题目均与“B”群17个分量表中的题目配对。同一群17个分量表中的题目不直接比较,而是以其与另一群相比较时被选择的频数来比较。

可看作由两个独立的量表组成,构成两个独立的测量工具。共有26种“工作角色”、8种“工作风格”。

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来自大学生群体的短期再测信度为0.73~0.91,相隔6个月,个人兴趣剖析图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其效度包括两方面资料:一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结构效度;二是同时性效度,即不同职业的人是否在其主导的基本兴趣量表上得分最高。常模包括相等大小的男女样本,各分量表均有男女团体的百分位常模。

常模资料来自美国及加拿大各地的高中生及大学生。任一分量表上的高分,表示被试对该职业领域的人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感兴趣,并倾向于表现出在该工作环境中一般人会做出的举动或行为。其结果还可转化为一般职业类型分数,包括10种职业类型:表达性、逻辑性、探查、实务、独断、社会化、助人、传统、企业及沟通性的。还可提供学业满意度、反应的一致性和罕见性指数、不能记分的反应数等资料。其不足:(1)项目对于高中学生太复杂;(2)职业常模资料不完善。这两方面已有所改进,1993年发表职业咨询应用指导,1995年发表职业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