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1—
【介绍】:
德国文学史专家、接受美学创立者之一。
视文学史为读者的文学史,在理论上将读者提升到中心地位。认为作品在根本上是为读者创作的,离开了读者,就没有文学;读者的接受并非消极、被动的,阅读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力量,表现在任何读者都有自己特定的“期待视野”(即已有审美经验所形成的对新作品的期望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取舍标准及基本态度;每个读者对作品意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阐释,这种“阐释性接受”是读者的想象性再创造过程,在想象性比较中,读者原有的视野与意向改变新接受的文本,也修正、改变甚至“重新制作”自己原有的视野和意向;一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读者的接受程度。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不只是作者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体现的,也包括读者所增补和丰富的。认为审美经验是文学接受和接受史研究的核心问题。
审美经验的实质是审美愉悦,其基本结构:艺术生产方面的诗、接受方面的美感和交流方面的净化。诗指作者将自己的体验转化为诗艺的作品,从自身创造力的发挥中获得愉悦;美感作为审美经验的接受方面,通过审美过程,使人进入一种幻想境界,并与未来的经验沟通,打开全新活动空间的可能性,负有反抗现代物质文明所造成的社会和人的异化的重任,保护人的原初世界经验,维护共同的视野;净化作为艺术作品与接受者之间的交流,使接受者心灵得以解放和升华。
审美经验的这种生产——接受——交流的流动史,是人性深度的一种自我探索。还认为审美接受是一个情感体验和介入的过程,其核心体现为与作品主人公的认同。
着有《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审美经验和文学阐释学》、《在阅读视界变化中的诗歌文本》、《走向接受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