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情绪认知生理理论”。
情绪理论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S.沙克特和辛格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情绪经验起于情境刺激引起的生理变化以及个体对其生理变化的认知性解释。其中情境刺激激起的生理变化是情绪的次要因素,而个体对其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性解释是情绪的决定因素。
其实验依据是1962年S.沙克特设计的实验。实验程序为,实验前主试告诉被试,本实验旨在研究维生素对视觉的影响。实验中,控制组被试注射的实际上是生理盐水,实验组被试注射的是肾上腺素,这种注射物会使被试出现心悸、颤抖、灼热、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反应而处于典型的生理唤醒状态。药物注射后,实验组分为告知组(被试被告知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兴奋等反应)、未告知组(被试被告知药物是温和的,不会有副作用)以及误告知组(被试被告知药物会导致全身麻木、发痒和头痛)三组。
然后实验组三组被试各一半进入“欣快”情境,一半进入“愤怒”情境。结果,控制组和告知组被试在情境中安静地等待并镇静地进行他们的工作,毫不理会同伴的古怪行为;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被试则倾向于追随情境中同伴的行为,变得欣快或愤怒。在S.沙克特和辛格看来,生理唤醒是情绪激活的必要条件,但真正的情绪体验是由个体对其唤醒状态的认知性解释决定的。正是个体利用过去经验中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自身唤醒状态所作的合理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
S.沙克特的实验和理论引起相当大反响,但也被批评缺乏实验的效度分析,难以重复得出相同结果,但为情绪认知理论提供了最早的实验依据,并推动其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