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动物对被捕食动物的辨认。
蓝樫鸟能捕食大王蝶。如果这种大王蝶无毒,它还会吃其他几种大王蝶,如果吃到有毒的,就会恶心、呕吐。有了这种经验,蓝樫鸟有时也会拒绝吃无毒的副王蝶。因为它记住了有毒蝴蝶的视觉特征并泛化到副王蝶和其他无毒蝴蝶身上。这样,蓝樫鸟虽避开了有毒蝴蝶的伤害,但也付出了代价,即失去了吃美味副王蝶的机会。泛化作用太宽,等于在拟态者中丧失潜在的有价值的食源。
动物的觅食,在躲避警戒动物与辨认拟态之间存在着一种最佳选择。许多捕食动物必须学会怎样找到隐蔽猎物。如生活在林区的鳞翅目幼虫,外形像小树枝,捕食者很难发现它们。实验表明,蓝樫鸟只要偶然一次踩到它们,以后便能学会从小树枝丛中辨认出它们。有人曾用知觉-注意假说和捕食者搜寻熟悉猎物的情景解释这一现象。参见“隐伏”、“特异搜寻心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