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神经免疫学 :
着重强调心理行为与脑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它融合了心理学、神经科学、免疫学、生理学、遗传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精神病学、行为医学、内分泌学和临床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神经系统如何将心理因素转换为可以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如何影响心理行为的机制。
心理神经免疫学一词最先是由G.所罗门和R.穆斯在1964年发表的一篇有关应激、情绪和免疫障碍关系的文章中提出的,而真正为这一学科奠定基础并造成重大影响的是1975年R.阿德尔和N.科衡的发现。他们首次在实验室用动物味觉厌恶性条件反射的行为模式诱发了机体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证明了脑和行为可以调节免疫功能。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和50年代,俄国科学家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原理的启示下,尝试了对机体建立条件反射性免疫反应的实验。但由于技术和方法学上的缺陷,没有引起科学界的足够重视。
70年代中期,阿德尔和他的同事用绵羊严密设计了实验,观察不同实验条件和对照条件下的结果,建立了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免疫反应的抑制强化。他将环磷酰胺的注射(非条件刺激)与糖精水的摄入(条件刺激)结合,在单独呈现条件刺激时,造成了动物对糖精水的厌恶行为,同时绵羊红细胞刺激动物时产生的抗体反应明显下降。这一免疫反应的抑制与动物的味觉厌恶行为有关,故有人将条件反射性免疫又称为行为免疫。
阿德尔等的工作在西方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和重视。但最初是有争议的,至少部分免疫学专家和生理学家不愿接受免疫系统能被大脑所控制的观点。免疫系统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独立系统,而脑也因为存在血脑屏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免疫豁免区。阿德尔等人的工作打破了这一传统的观念,引发了人们对神经与免疫关系的重新思考,其发现被许多科学家在不同的实验室所证实。此后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相继成立了研究小组专门研究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这些研究证明,不论是细胞免疫功能,还是体液免疫功能都能形成条件反射性抑制。各种其他形式的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如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移植免疫、肿瘤免疫等均能建立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90年代初,赫斯本德和林文娟等学者首次用卵白蛋白为非条件刺激成功地建立了条件反射性抗体增强的模式,并开始探讨学习行为与免疫增强的关系及其脑机制。
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还包括脑损伤与免疫、应激与免疫、行为与免疫等。应激与免疫的研究是除条件反射性免疫研究之外的另一热点。应激一词的原意是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过程。加拿大学者H.塞里将这个词引入到生物学领域。应激有生理性应激(如感染、创伤、手术)、物理性应激(如噪声、电击、过冷过热)、心理性应激(如恐惧、悲伤、焦虑和紧张)。关于生理性和物理性应激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已有大量报导。心理神经免疫学着重研究心理应激和应付方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虽然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高度复杂性使得心理神经免疫学的研究面临许多困难,这个领域仍然在8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1987年,《脑、行为和免疫》杂志开始发行。1990年5月,国际神经免疫调节学学会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心理神经免疫学学术大会,此后每年召开一次国际心理神经免疫学大会。《脑、行为和免疫》杂志也成为心理神经免疫学领域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21世纪,心理神经免疫学家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寻找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介导物质。研究发现已有几十种细胞因子、神经递质、肽类和激素类物质是脑、免疫和神经内分泌三者共享的生物语言。炎性细胞因子在认知、精神疾患,特别是抑郁症中的作用受到密切关注。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假说有多种,目前具有潜力的是细胞因子假说或称炎性免疫假说。假说认为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神经-免疫紊乱性疾病,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抑郁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种应激和损伤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通过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导致与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患相关的各种行为,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生化发生改变。当今对胶质细胞作用的认知已成为脑科学和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