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感 :
是一种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持久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倾向。1892年,美国心理学家W.詹姆斯首次提出:自我价值感=成功/抱负,即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是个体所取得的成功与其抱负之比。1998年,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黄希庭等在编制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的基础上,建构了自我价值感理论,认为自我价值感包括3个层次:①总体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最高,较泛化、概括化。②一般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次之,反应个体长期维持的基准水平。③特殊自我价值感。抽象程度最低,体现在生理(对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体魄的评价与感受)、心理(是否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对待挫折与困难的承受能力和性格特征方面的评价与感受)、人际(在人际交往、同伴威信等方面的评价和感受)、道德(对个人的道德言行的评价和感受)和家庭(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态度、管教方式、未来的期望和个人对家庭贡献的评价与感受)等方面,较易随社会角色、身份的改变或重大事件的发生而波动。总体自我价值感来源于对一般自我价值感的整合,一般自我价值感则来源于对特殊自我价值感的整合。其中一般和特殊自我价值感又分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类型,社会取向指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及社会对个人的认可上考虑的自我价值;个体取向指从个人内心的充实和自身潜能的发挥上感受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包括人生价值观、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自我价值感对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品德和社会行为均有影响。高自我价值感的个体体验更多的正性情感、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更低的焦虑水平、更少产生无助感和抑郁症状,其情绪波动也会更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