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一)环境适应问题
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在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特点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需要独自面对和解决一系列问题。同时,大学生活的现实与他们的理想可能会有差距,如学校没有想象中那样完美,专业没有想象中那样理想,学习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人际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相处,自己没有在中学时那样出类拔萃等,都有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
(二)人际交往问题
1、同学关系
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人能理解自己,建立友谊。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地域、文化的差异,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的差异,个性、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他们不知该如何去理解和对待。许多大学生不懂得怎样去交往和沟通,不懂得怎样去互助、分享和共处,导致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出现人际孤独、人际冲突,甚至社交恐惧等问题。常听到学生感叹:“找不到知心朋友,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在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
2、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又是一种业缘关系,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心理相容度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学生对教师尊敬与敬仰,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的人际关系。然而,由于大学授课的流动性与课堂的扩展,师生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与必要的情感交流,师生信息的对流与沟通明显不足,因而师生关系虽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却依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学习心理问题
1、学习兴趣广泛,专业兴趣淡漠
多数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知识讲座、课外小组活动,这些都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广泛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部分学生对专业兴趣淡漠,甚至有厌学情绪。这部分学生平时大多数沉迷于上网、看小说、逛街以及谈朋友,借此掩盖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当问及他们对未来的设想时,有的一脸茫然、有点不以为然,甚至说那是家长的事。一种情况是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学生和家长对专业缺乏了解,进入学校后才发现对本专业并不喜欢;另一种情况则是家长的意志完全没有考虑子女的需要和对该专业是否兴趣,直接替子女做主盲目填报所谓的热门专业;还有一些学生是由于考试成绩所制约,为了进入大学,只能服从分配,选取自己不喜欢或不了解的专业。
2、学习走捷径,读书不系统
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系统的读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但某些学生,学习更注重“效率”,考什么,学什么;考多少,学多少;上课不记笔记,下课拷贝教师的电子教案;读书不动笔,考试背重点,答题无新意。人文学科的学生不读书,理工科的学生不做题,基础单薄,知识面狭窄,素质一般,能力不强。
3、重视考试分数,应付学习
对于考试,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视的,有的学生把它看成检验自己学习是否进步的标志。如果分数上去了,则说明水平有所提高;如果分数下来了,则说明水平还不够。但是一部分大学生仅仅关注的考试分数和GPA值得高低,而不是学习的本身和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这些大学生平时不努力,或者应付学习,直到考试将近才心急如焚,四处借笔记,熬夜突击。甚至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得到高分数而屡次作弊。
(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恋爱与性心理往往带着某种校园文化的色彩,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认同的困扰
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是一个人性心理的重要表现。上海大学社会系刘达临教授在全国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性别。其中,男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2.6%,女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性别的占15.6%,正好是男生的6倍。另一项关于大学生性心理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男生对于自己的性别满意度较高,而有的女生表示在可能的情况下愿意改变自己的性别。这一结果显然是由“重男轻女”的封建传统观念所致。事实上,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女生而言,这种性别自贱的心理都是不正常的,如果这种心理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就会对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光环心理
有句成语叫“月朗星稀”,也就是说在月亮非常亮的夜空中,显得星星比较稀少。但事实上,星星恐怕并没有少,只不过是因为月亮太明亮了,而把星星的亮光给掩盖住了。恋爱中的人很容易被爱情美好的光环所笼罩,以至于看不到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即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并不完全是光环心理的作用,也有相爱的双方刻意掩饰自己一些不足的原因,但是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光环心理效应。
3、失恋心理
失恋在大学校园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挫折形式,对有的同学来说,失恋是一种“永远的痛”。失恋是一种爱情丧失的综合表现形式,失恋后的人一般容易有这样一些消极心理与行为特征:(1)阴郁,表现为焦虑、沮丧、痛苦、颓废、冷漠等;(2)报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发泄手段,是极度的占有欲受到挫折后所唤起的过激的心理与行为;(3)自杀,由于失恋者导致的强烈的自卑、悲观、空虚、羞辱悲愤和挫败感等极端的负性情绪,使失恋者会用自杀的方式去寻求解脱。
(五)求职择业问题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权利增加;但同时“双向选择”又增加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难度,毕业可能会意味着失业。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一大突出问题,也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在竞争压力重重的现实环境中脱颖而出,成功就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压力之下,部分大学生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迷茫、困惑、过度担忧,或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甚至出现严重焦虑情绪和逃避社会。
(六)其他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有: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部分贫困生会产生自卑心理;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心理;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等等。
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2023-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