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是个体曾经感知过而现在不在感知范围中的事物的反映。
它不只是事物形象的简单重复,而是上升为对事物的感情认识,成为对客观世界的直接感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由于记忆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重现的映象,它是在过去同一类事物多次累积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这不仅是对反映某类事物的一般表象而言是这样,而且对反映专一事物的个别表象也是一样。
小说中描写人物,无论多么细致,都是特征化了的。记忆表象又具有模糊性特征。因为表象是通过知觉获得的,但是表象不太鲜明和稳定,因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记忆表象的本身包含着许多丰富的内容,似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这些表象有的是作家有意搜集保存的,但多数是无意积累的,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得的。这些素材必须经过作者的再造和想象,才能进入文学作品。记忆表象的形成必然受到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记忆表象更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
相对来说,文艺创作者都有较强的表象记忆力。托尔斯泰刻画安娜·卡列尼娜时,借用的原型是普希金的女儿普希金娜,但是他们只见过一面,可是十几年后,刻画出来的形象,仍酷似普希金娜。
另外由于分析器的不同,有的人善于记忆视觉表象,有的人则善于记忆听觉表象。记忆表象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处于运动变化的,因此文艺创作者要特别注意训练自己有效利用记忆表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