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➀

2024-03-03
契合:

见于梁宗岱《象征主义》(1934)一文。

原为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一诗题目Correspondances的译文。是他对创作过程中主客交融心理状态的概括。

梁借此诗阐释“象征意境底创造”。表示:“象征之道也可以以一贯之,曰,‘契合’而已。”他解释,在西方,莱布尼兹说过:“生存不过是一片大和谐。”瑞士思想家亚美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正如波特莱尔诗中所描绘的,自然不过是一座“象征的森林”,是“宇宙大灵底化身”。自然界万物与人的心灵存在某种对应的关系,人在特殊心理境遇(酒醉、爱、诗)中,心灵可以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互相契合。

诗人要寻求内心真实,要将无形的心灵与官能的狂热捕捉住,就应在周围与之息息相通的大自然“象征森林”中去寻觅那些具有物质感的形象。换言之,“契合”,指在创造过程的一定阶段,主体的心灵与客体对象,人的生命的各种形式(情感、意志、潜意识、感觉等)与自然诸种形状(声、光、色、味、形等)发生交融、交响、交感。这种时候,主体与客体、我与物“之间的分辨也泯灭了。我们开始放弃了动作、放弃了认识,而渐渐沉入一种恍惚非意识,近于空虚的境界,在那里我们底心灵是这般宁静,连我们自身的存在也不自觉了”。

中国传统诗论也有类似说法:“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筌。”“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总之,物我或相看既久,或猝然相遇,心凝神释,物我两忘,形神合一,创作主体进入一种忘我忘情,与客体对象混然合一的心理状态。梁宗岱在阐释上述观念时,不但运用了中西文论、诗论,而且结合了歌德、瓦雷里、波特莱尔、李白、陶渊明、屈原等中外诗人的作品,因此,“契合”作为美学、心理学术语,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文艺美学、心理学范畴交汇的结果。

但是,Correspondances一词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译法并不相同,诗人穆木天在其诗论中就译为“交响”、“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