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关于音乐的美学与心理学着作。
成书约在战国时期,一说作者为孔门弟子公孙尼子,或认为是汉初儒生整理辑成。刘向校书,以十一篇编入《礼记》,其余十二篇已佚。今存《乐记》是中国第一部阐述审美心理的艺术理论专着。立论既以儒家伦理为基准,又具有唯物认识论的倾向。
其《乐本篇》首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认为音乐是人的心理情志被现实事物感动的产物。《乐记》的大量篇幅强调乐与礼的关系,提出“乐者,通于伦理者也”。其区别是“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其联系是“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就是说,音乐是作为合乎礼义道德的情感活动而被肯定的,因能体现天地之和、圣人之德,有“善民心”、易风俗的教化作用,故强调“乐以象德”,主张“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对情欲的表现加以制约。
《乐记》又十分注重主体气质、性情等心理因素对音乐的主导作用。《乐象篇》说:“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既以伦理道德标准评价其正逆善恶,又指出以“气”为标识的主体的感发作用。并且分别从创作心理、歌咏心理、欣赏心理及传播心理几个方面论述了不同的性格情志与不同音乐的相应关系。
《乐本篇》说:“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陞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这是从音乐创作而言。
《师乙篇》则从歌咏者性格与音乐的对应关系论述了审美心理的不同类别:“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魏文侯篇》又评述君子听乐的联想心理说:“钟声铿,……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乐言篇》又从社会传播心理的角度论述了流行音乐与民风的关系:“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啴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其间尽管伦理道德倾向明显,却相当细致地分析了各种不同音乐与主体审美心理的关系,在文艺心理学上具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