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提出的一种创作理论。
指艺术家在创作构思中通过想象、联想、虚构等艺术思维活动对艺术表象进行加工而形成审美意象。语出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胸中“成竹”即竹的审美意象,本于现实之竹,艺术家通过对现实之竹的深刻观察而获得大量竹的表象,再通过对这些表象剪接、组合、加工处理,才能形成胸中“成竹”。胸中“成竹”是一种观念性存在,是意中之“象”,不同于现实之竹和画中之竹。“成竹”又是一种整体的形象性存在,艺术家可以“执笔熟视”,它不同于抽象的意义、概念,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成竹”的这一特点,说明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在构思阶段的思维活动主要是艺术表象。
“成竹于胸”不同于“意在笔先”,其原因在于“意”具有更抽象的性质,而缺乏形象的“可视”性。胸中“成竹”是艺术家积极运思、想象的成果,也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内容。“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是零碎的表象,而未成为成熟的意象,这样创作,艺术家难以表现出对象的生命精神。只有“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使完整、清晰的审美意象历历在目,艺术家才能“振笔直遂”,顺利进入艺术表现阶段。
因此,成竹于胸、身与竹化是现实之竹向作品之竹转折的关键,是使创作客体成为主体美感的物化形态。由于“成竹”仍是一种观念性存在,因而往往易失和可变,“少纵则逝”,这说明审美意象具有瞬时性和不稳定性特征。
“成竹于胸”说论述了审美意象的特点及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等重要理论问题,是对“意在笔先”说的突破和发展。其后郑板桥的“三竹”理论亦有详细论述,与苏轼的观点可谓同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