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万物交: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中论述艺术观察、审美体验的一种见解。语出宋代苏轼《书李伯时山庄图后》:“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此处苏轼以李伯时所绘《山庄...
忘形得意:出自宋代欧阳修观赏《盘车图》后的题诗。诗中从诗画比较角度,表叙了其诗画一律和画旨在画意的观点。全诗是“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中国画是表现中国人的全部生命价值...
凝想形物:语见五代山水画家荆浩的《笔法记》:“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凝想形物”是荆浩提出的画有“六要”之一,指通过艺术想象来创造审美意象。艺术想象又是审美经验的凝练、升华,“去其繁章,采其大要”(《笔法记》)...
穷者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一种创作心理命题。他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
不知神而自神:语见唐代诗论家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这里的“神”,有两种理论指向:首先指艺术作品所达到的出神入化的境界。它自然生动,不是来自外力的...
不思而至:中国古人对艺术创作活动中灵感特征的描绘。指灵感不用刻意思索就自然而然来到。如唐代李德裕说:“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惚恍而来,不思而至。”“不思而至”道出了灵感的偶然性、突发性、直觉性、不由自主性特征。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