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义骋情:中国古代关于创作发生的一种理论。南朝梁钟嵘提出。语见《诗品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
穷情写物:钟嵘对诗歌状物写情提出的理论主张。语出《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指事造形”,是指形象地描绘事物;“穷情写物”,是指通过对具体事...
心正气和:指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应该保持一种恬静、平和的心理状态。唐代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中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攲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
目想:中国古代心理美学术语。语见南朝萧统《文选序》:“余监抚余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目想”一词在中国古代较为常见,如王僧虔《书赋》:“心终于则,目想其容。”姚最《续画品》:“目想...
意得神传: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心理学术语。语见张九龄《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意得神传,笔精形似。”文艺创作应形神兼备,以神为主,仅曲尽其形,就只能形似,不能全面反映对象精神个性;若完全脱离形似,亦谈不上对事物内在特质的具...
得心应手:原出自《庄子·天道》。虞世南《笔髓论》用以论书法说:“迟速虚实,若轮扁斫轮,不疾不徐,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口所不能言也。”又如李嗣真《续画品录》论画:“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所谓“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