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应手:原出自《庄子·天道》。虞世南《笔髓论》用以论书法说:“迟速虚实,若轮扁斫轮,不疾不徐,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口所不能言也。”又如李嗣真《续画品录》论画:“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所谓“得心...
心闲手敏:中国古代论书法心理的术语。指心中对书艺的各种笔法及其变化原理和艺术效果都十分明了,手又灵敏,能从心悟而善表达。唐代孙过庭《书谱》:“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
直寻: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术语。语见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针...
情满意溢: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术语。语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这是对创作构思中迁情以往这一心理现象的描述。在构思想象过程中,主体面临客体景物,于是便...
睹物兴情: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术语。出自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所谓睹物兴情,意为观览景物而引起情感变化,萌生艺术创作。《文心雕龙·比兴》也说:“诗人比兴,触物圆览。”其《明诗》篇指出:“...
神与物游: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命题。指艺术构思中主体心灵与客体物象相交相融的心理活动。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所谓“神”既指创作主体的心灵,又含有神奇的艺术想象之义。所谓“物”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