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用以指创作主体与表现对象交融一致、合而为一的一种创作心态,艺术家的全部身心都倾注到了表现对象之中,往往也就身不由己地把自己想象成对象。
“物化”一词源出《庄子·齐物论》,其中讲,庄周梦中变为蝴蝶,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这时他忽然弄不明白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这种物我不分(物我合一)的境界,庄子称之为“物化”。物化理论对中国古代文艺创作影响深远。
古代文论、画论中有许多关于艺术家进入物化境界的生动描绘和论述。如唐代诗人符载说张璪画松石图时“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
苏东坡评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谢榛说诗人在进入创作高潮时“思入杳冥,则无我无物”。身与物化是一种很特殊的心理状态。
艺术家要进入这种状态,必须精诚专一,全身心地沉浸到创作对象中去,移情到创作对象中去。这样才能物我交流,物我两忘,物我合一,进入物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