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审美和艺术创作中主体的一种清澄宁静的心境。
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描述创作心境的重要概念。古人认为,艺术创作,首先应具有虚静的心境。“虚”即“空”,就是排除一切主观的思绪和欲念,使心境保持澄澈空明;“静”即“寂”,指内心空寂、宁静,情绪不受外界干扰,精神专注于一。古人还称这种精神状态为“静思”、“空静”、“澄心”、“澄怀”、“凝心”等。
“虚静说”,源出于先秦的老庄哲学。最早提出这种思想的是老子,他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指“虚静”。庄子明确提到“虚静恬淡”的审美心理状态。将“虚静”理论引入文艺创作领域的是西晋的陆机,他在《文赋》中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罄澄心以凝思”,强调于创作中主体具有虚静心境的重要作用。
其后,梁朝的刘勰更明确提出:“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虚静”的意义在于,它能使艺术家更为自由、有效、迅速地进入创作境界,有利于文思的畅通拓展,虚静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主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首先应选择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静寂的创作环境;二是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内心“万缘俱寂”,处于无名忘己的审美状态。
现代心理学认为,虚静状态实际上是主体对日常意识的抑制和超脱并让注意力集中于想象的境界上。此时,主体潜在的生活感受充盈于艺术思维空间,艺术幻觉的涌现如纷至沓来,常常出现平时不可思议的文思泉涌的现象。
主体摆脱了日常功利、世俗欲念的束缚,就为审美活动开拓了广阔的心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