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着作。
作者厨川白村。该书是作者逝世后刊行的遗稿,1924年经友人山本修二整理后出版。鲁迅和丰子恺分别于1924年和1926年译出并出版,是中国最早翻译的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文艺心理学论着。共分四章:第一章为“创作论”;第二章为“鉴赏论”,这是本书涉及文艺心理学的重点部分;第三章为“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第四章为“文学的起源”。
本书是作者在柏格森生命哲学、叔本华的悲观哲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影响之下,从社会学出发,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联结点上对文艺心理所作的新的探索,为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审视方位和研究方法。作者力图从创作主体心理活动的深层意义上,来揭示文艺创作、文艺生成的心理奥秘,对文艺创作的心理过程、心理动力以及创作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深层心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
首先作者十分重视创作主体和主体情绪等对文艺创作,文艺生成的重大意义,认为文艺在创作主体的情绪深处产生,并于作家深沉的社会情绪中得以升华,文艺的本质是作家生命力与社会压抑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苦闷和懊恼,是创作的某种主体情绪,其表现形式则是“广义的象征主义”。在此基础上,该书提出了“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这一文艺心理学中的重要命题,正如作者在“创作论”中所指出的:生命力是研究一切文艺现象的出发点,是人类文学创作活动的原动力,“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文艺是苦闷的表现,是生命力以绝对自由的形式而表现的唯一机会。该书还通过近代文学史上众多的文艺现象,有力地论证了上述命题。作者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主张代之以广义的生命力的突进、跳跃,强调作家由精神压抑而产生的苦闷与社会的关系,即人间苦与精神压抑之间的关系。但是作者在论述文艺创作过程和文艺生成时,则吸收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梦的理论。作者的研究内容及其方法,可称之为文艺心理学中的“生命心理学”。
其次,基于上述的理论主张,在论述文艺鉴赏时,该书提出了文艺鉴赏是“作者和读者的二重创作”的理论主张。该书认为,文艺鉴赏是一种纯真的生命表现,它源于生命内容的共通性和共感性,读者从作为生命象征的艺术品中发现了自己无意识的心理蕴藏,就与艺术作品产生具有生命意义的共鸣和共感。认为阅读主体的鉴赏活动,既不是被动接受,也不是消极享乐,同样是一种以生命力的共感和共通为基础的创造性活动,是作者和读者的二重创作。不同在于:作家是“表现的创作”,读者是“唤起的创作”;作家在创作中得到“生的欢乐”,读者在鉴赏中获得“自己的欢喜”。
在论及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中的心理过程时,该书指出它们涉及象征化的表现、理智感觉、心象和无意识心理这四个阶段,并以此证明作者所提出的“那很深地潜伏在无意识心理深处的苦闷的梦或象征乃是文艺”这一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