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论着。
作者弗洛伊德。发表于1914年。此文偏离传统的评论见解,以作品为基础来重现艺术家的精神境界。
《摩西》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理石雕塑,现存放于罗马维科里的圣皮埃罗教堂。
这座塑像是教皇朱利叶斯二世陵墓的装饰塑像之一。塑像摩西的身子向前,蓄着胡子的头侧向左边,右脚放在地上,左脚抬起,只是脚尖着地。
他的右臂夹着十诫,左手放在膝上。如《圣经》所说:在西奈山,摩西得到了上帝赐与的十诫,然后走下山来。他看到,他的人民此刻却弄来了一个金犊,并围着金犊起舞。
这促使他采取激烈的行动。米开朗基罗正是抓住了摩西犹豫的最后瞬间——暴风雨前的平静,来塑造其人物形象,摩西马上就会跳起来——他的左脚已经从地面提起——把十诫圣书向地上掷去,向他那没有信仰的子民大发雷霆。然而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则认为,米开朗基罗不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摩西,并不忠实于再现《圣经》中的摩西,而是改变了摩西的性格。
在教皇的陵墓上,放上了一个不同的摩西,一个超越历史和传统形象的摩西。他修改了打碎十诫这一主题;他没有让摩西在盛怒之中打碎十诫,而是使摩西想到,十诫可能会跌碎,从而抑制住怒火,换句话说,无论如何,要防止十诫破碎成为事实。这样,他给摩西塑像增添了某种新的、更富人情味的东西。于是有极大物质力量的巨像只是具体表现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为他所献身的事业,同内心感情成功地斗争。
作者认为,艺术家之所以要创造一个摩西来装饰朱利叶斯二世墓陵就在于其对死去教皇的责备,也是自己内心的反省。艺术家也由此自我批评升华了自己的人格。
米开朗基罗与朱利叶斯二世是同一类型的人,都想实现宏大的理想,特别是大规模的计划。朱利叶斯二世是个行动者,有着既定的目标,即将整个意大利统一在教皇的麾下。
他希望孤军奋战,但他常常采取过急手段,他欣赏米开朗基罗与他是同一类型;另一方面,他动辄发怒,完全不考虑别人,这使米开朗基罗也变得机警,因为艺术家在自己身上也感到同样暴烈的性格,由于内省,使他改变了摩西的性格。
弗洛伊德对雕塑心理状态的分析,从而推论摩西情绪发展过程,正在这一分析过程中看到了艺术家在创造摩西时的内省。该论着把精神分析艺术评论进一步运用到了雕塑,从而建立了雕塑精神分析批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