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征程的心灵痛苦

2023-10-30
人生征程的心灵痛苦:人生征程的心灵痛苦
 
人的心理不适、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着,给人的心灵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笔者在这里例举出人生征程几种常见的心理失调造成的心灵痛苦的例子。
 
1.考试焦虑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国的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理压力甚大。其中的一个恶果就是学生的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表现各种各样。有的学生表现为考试前头疼,头脑晕晕糊糊。有的同学表现为考试前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有的同学表现为考试时大汗淋漓,心跳加快。有的同学表现为答题时手在哆嗦,脚发颤。有的同学表现为考试前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考试焦虑不仅严重影响考试成绩,而且对身心造成的危害也是很严重
 
的。
 
一位中学生,学习很用功,成绩一直很好。在初中二年级时,父母希望他将来能考上重点高中,他本人也有这个强烈愿望。后来在一次平时的统练中,考试成绩不好,心理压力很大,生怕以后考试考不好。他母亲对他说,我整天为你服务,你就用这样的成绩来抱答我吗?这使该生的精神压力更大。后来逐渐害怕考试,考试前或听见“考试”二字就全身出汗,心跳加快。用他的话来讲一提考试就心慌意乱,心中七上八下的。在这个时候过去很熟悉的课程内容现在也感到模模糊糊的,心中十分焦急,心急火燎的不知如何是好,越是这样记忆就越不好。后来发展到不敢去学校考试。  
学生的考试焦虑,不仅对学生身心造成危害,而且引起家长焦虑不安。一位学生家长由于孩子有了考试焦虑的毛病,每到孩子考试前自己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整天愁眉苦脸。她对我说,学校频繁的考试不仅是考学生,而且也使我们家长身临其境,提心吊胆。
 
对学生自己来讲,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水平,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是防范考试焦虑的重要对策。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考试焦虑密切相关。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或者存在心理健康失调,适应能力差,应激能力差,控制能力差,就容易形成考试焦虑。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防范和减低考试焦虑的一条根本途径。
 
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心理学方法,例如本书后面介绍的心理健康操,经常运用对考试焦虑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帮助。
 
从家长方面来看,根据孩子的心理水平和学生成绩适当引导,正面鼓励,对防止考试焦虑也有益处。
 
2.失恋的痛苦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一对恋人都能结为夫妻,失恋是恋爱中的一种严重挫折。不能正确对待失恋,将给人的心理造成多种多样的痛苦。
 
有的人失恋,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产生一种怅惆的情绪,顿时觉得失去了温暖,失去了依靠。一位姑娘在热恋中经常得到恋人的温暖和安慰,使她对恋人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倾向。后来由于恋爱失败,她顿感失去了心理依靠,坐立不安,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慌慌不可终日。身体逐渐消瘦,面容日渐憔悴。
 
有的人恋爱失败,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心中产生一种羞辱感。一位男青年忠厚老实,在与女友交往过程中,逐渐对女友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后来这位女友因他工资低且还要抚养一位体弱多病的母亲而与他终断了恋爱关系。这使男青年心理上产生一种羞辱感,感到无脸见人,自己没能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钱什么事都办不成,就连恋爱也恋不成。他逐渐有了自卑感,见人也很少与人打招呼,特别是看见年轻的女性,目光不感正视,甚至低头而过。心中十分痛苦,但也感到无法向别人倾诉,整日闷闷不乐,甚至感觉生活没有意思。
 
有的人在失恋后,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顿觉万念俱灰,对平时感兴趣的事物也感到索然无味。一位姑娘性情活泼,爱说爱笑,人际关系很好,父母很疼爱她,同事都很喜欢她。初恋失败后,顿感生活没了阳光。做什么都没有心思了,什么也不想干,对自己父母都不想说话,对自己最要好的女友也不愿来往。她后来说,那时好象看破了红尘,甚至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逐渐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失恋的心理痛苦各种各样,就不一一例举了。
 
问题在于从失恋中吸取经验教训,从恋爱中重新认识自己和学会分析别人。从失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振作精神,使自己的生命力变得更加坚强。
 
失恋的人要善于倾吐自己的苦衷,否则易使自己更加苦闷与孤独。在自己亲朋好友面前倾吐自己的苦衷,会得到他们的安慰、同情与鼓励,会得到客观的分析与中恳的建议。使失恋的人冷静对待生活,逐步使心理得到平衡。
 
“天涯何处无芳草”,失恋固然是一件心灵痛苦的事情。既然已经中断  
了恋爱关系,就不要耦断丝连,眷恋旧情,不能自拔,自寻苦恼。要以理智战胜失恋之情,以冷静的头脑去寻找新的知音。
 
失恋后,集中时间与精力努力学习,发愤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体会人生的价值与爱情在生活中的位置。对摆脱失恋带来的痛苦很有意义。
 
失恋后,到大自然中欣赏自然风光,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美好的大自然风光将冲洗失恋的苦闷,使惆怅的心绪溶化在大自然的壮丽之中。
 
3.离退休综合症
 
有些老同志从几十年的工作岗位上退离休下来,感到孤独寂寞、焦虑、忧愁和空虚,被称作为离退休综合症。
 
一位老同志,平时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天提早上班,不处理完公务不下班。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顿感生活空荡荡的。无事可做,心里闷得慌,感觉什么都没着落似的。感到寂寞难耐,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滋味。
 
过去上下班是单位车接车送,现在看病要个车还得事先登记,司机对自己的态度也觉得判若两人,感到很伤心。过去逢年过节来看望的人络绛不绝,门庭若市。如今逢年过节家里冷冷清清,真是人一走茶就凉。
 
由于心情不好,逐渐身体也受到影响,血压变得很高,心脏也经常出“故障”。
 
我在离退休老同志的心理研究中,曾提出几条防止离退休综合症的心理学对策。其中最主要的是两条。一条是建立新的生活节奏,第二条要适应社会角色的变化。
 
老同志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有规律的工作了几十年,建立了固定的生活规律,形成了固定的生理节律与心理节律。退下来之后,无事可做,无法适从,因此为了防止和减轻退休综合症,老同志在即将退休的时候,就要安排好退休后的每日生活程序。什么时间做什么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当然这个安排不能过于紧张。
 
老同志有了退休后的生活时间安排,就会逐步建立新的生活节奏感,就会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心理节奏感,就能克服离退休后无所事事、心中发慌、坐立不安等所谓退休综合症的症状。
 
人生活的世界就象一个大舞台,每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且角色不是一程不变的。老同志在离退休前,在工作岗位上,扮演的是在职干部、在职工人的社会角色。离退休后,扮演的是离休老干部、退休老干部、退休老工人的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社会权力与义务,因此,离退休老同志尽快地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适新的社会角色,对防止所谓离退休综合症,防止离退休后可能产生的苦闷、空虚、孤单、焦虑、抑郁等心理痛苦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位时,有专车接送,是在位的社会角色决定的。不在位了,没有专车,是离退休后的社会角色所决定的。有什么社会角色,就有什么待遇,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是对很多事物想得开了,对防止离退休综合症颇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