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二<sup>①</sup>:苛求别人是自卑的表现

2023-09-25
例二<sup>①</sup>:苛求别人是自卑的表现:来访者是一男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自诉与人交往上存在问题,使自己十分苦恼、且情绪低落。他说,入学后曾与本宿舍一名同学(称为H)关系不错,这位同学是班干部,各方面比较能干。后来由于两人观点分歧,产生争执,不欢而散,自己感到受了伤害,慢慢地不敢与其交往,有他在场,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觉得心理很受压抑。但是在同一宿舍,低头不见抬头见,每当他跟别人谈得滔滔不绝时我就很生气,心想就显得这时想打消他的气势,好像总想与他争个高低,比如说与没伤害过自己的人交往还比较自然,谈吐也很随便,但只要有H在场就不行了。
 
来访者父母均为大学文化程度,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比较注重学习。来访者回忆说:“大概是从初中开始,当时只注重学习,周围有同学说话,我特反感。但到了高中,就比较严重了,他们说话,我就学不进去了,后来坚持不了,就调了一下班,情况才好些。上了大学后,比高中好一些了。其实我与那个同学(H)开始还挺好的,可他总是认为自己的对,好像我总是顺着他的思路走,后来就疏远了,现在有些讨厌他,其实我知道我并不比他差(来访者也是班干部),可是由于以前的伤害,我就不想理他了。在课间,H成为中心,或大声唱歌,或大声说话。我应该在这个时候,找到比他更上乘或自认为满意的表现方式,去吸引人,他不应该那样无拘无束。”
 
从对来访者的人格测试结果看,他性格偏外向。喜欢与别人共同工作,愿意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但情绪易激动,易产生烦恼,怀疑不信任别人,以自己的动机、兴趣等主观因素为行为的出发点,这在日常生活中能反映出来。
 
他说,“晚上都熄灯了,有的同学点着蜡烛看书,翻书的声音,床的响声,使我睡不着,我看到别人都能睡,这时我就会很烦。”
 
他接着说,“比如,考试前20分钟,我坐在教室中,许多同学较兴奋,大声讨论考试情况,而我却较平静,周围同学又动又说,这时,他们的兴奋与我的平静不协调,他们会说我不善言谈,他们会把我抛到一边。没人理我,我也恳求自己应该像他们一样,但我又没那样做的兴趣和习惯。”
 
治疗者经诊断认为是人际交往障碍。
 
通过进一步与来访者的交谈了解到,造成其交往障碍的原因主要是认知障碍和人格障碍。认知表现为对自己、他人和交往本身的认知,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造成认知障碍。来访者主要是不能客观地看待他人,不能正确认识交往过程的本身就是双方彼此得到满足和需求的过程。来访者人格上的特点又是以我为中心、猜疑心重、苛求于人。
 
基于这样的分析,治疗者首先将有关人际关系的理论、原则及认知行为理论等做了介绍,以求其建立正确的理论,并让其写心得体几次认知治疗的家庭作业之后,治疗者与来访者有如下的对话:

 
 
 
 
摘自《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樊富珉1994年。  
来访者:最近的情况好多了,可还是有点不能处理H在场时的情景。他一在场,我就很厌烦,甚至在教室,我看到他在前面与某人指指划划地聊,我就厌恶极了。以前,我经常回避他,他在,我就走、但事实证明,回避他我心里也很不平衡。
 
治疗者:看来回避也不是办法。
 
来访者:有是我就想采取打击他的方式,消除我的压力。
 
治疗者:结果会怎样?
 
来询者:我这时也许也会说几句风凉话,以打击他的积极性。如果奏效,还有几分满意,否则干脆不去理他。
 
治疗者:也就是说,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来访者:但他的存在,尤其是滔滔不绝地议论,别人又很认真地听的时候,由于我很烦他,就显得很孤立。
 
治疗者:这时你怎么想?
 
来访者:我就觉得就显他了,心理不平衡,我希望他少说些,他在我面前,也应该拘束些,他应该见到我也像我见到他一样有所畏惧,这才平衡。治疗者: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少说话或不说话,又凭什么要求别人像你一
 
样?
 
来访者:(沉默)
 
治疗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苛求于人,实际上你是觉得,他在场,表现突出,就觉得自己不如他,产生一种压力,心理不平衡,对不对?
 
来访者:是的。
 
治疗者:由于不现实地苛求于人,让别人按自己的愿望行事,就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应该改变这些事背后的不合理信念,比如,别人不应该成为中心人物,别人应该按自己想的那样做等,从而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自己首先现实,接受他的存在,也接受自己的存在,不要回避。其次,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要强迫自己去烦他,也不要强迫自己此时有意表现,情绪就会慢慢稳定下来。
 
通过几次作业及面谈,来访者在认知及人际交往方面有了很大改观。
 
在矫正来访者的不良心态中,治疗者教给他用“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来改变其错误的认知人格障碍,ABC理论的要点是通过对自己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来矫正错误的认知和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下面是来访者的一次作业:
 
诱因(A):H在宿舍,或大声说话、讨论,非常无拘无束,或发表意见,或指责他人。
 
信念(B):(1)他不应该这样无拘无束。
 
(2)他应该见到我,也像我见到他一样有所畏惧。
 
结果(C):紧张、不快、想回避他。
 
辩论(D):(1)我在时,或不在时,他无拘无束,难道不应该吗?
 
答:好像不对。这是别人的性格、别人的自由。我觉得他以前伤害过我,所以我厌恶他,讨厌他的一举一动,看不惯他,他在我面前,就应该拘束些,但这毕竟是两码事,你讨厌他、但他并不会因为你讨厌他,就变得拘拘束束。你不理他,但并不代表别人不理他,他在别人面前很随便,你虽然不舒服,但你改变不了他,又不可能总是回避他,应承认这是客观事实,适应它是最现实可取的。  
另外,如果他说话,我参与进去,或我说话,他参与进来,偶尔指责我,轻视我了,这也由不得我,难道能因为我不理他,他就改变性格和习惯?不可能。怎么办?也要适应,不然,你总是想打击报复,难受的也是你。
 
(2)他见到我一定要有所畏惧,这对吗?
 
答:不对。别人要怎样做是人家的自由,我根本无法控制。原来我总是想,他在场或说话时,我就表示沉默,但我在场或说话,他却主动参与,我就很不满意。其实,是怕他滔滔不绝地与我争论,说服我或指责我,又怕他对我形成一种威胁。细想想,光怕不行,回避不是办法,关键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
 
效果(E):通过自己与自己辩论,可以减轻一些紧张情绪和对H的不满。对自己及对H的看法有所改变了,现在他在场时,我也能主动说话,并不像以前那样畏惧和拘束了,但还不能做到像与别人那样自然地交往。
 
一个不合理的信念是逐渐形成的,要改变它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一种认识只有在一遍一遍地重复之后,才能成为一种信念。因此,必须多次反复做类似的作业,以使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建立正确的思维体系。
 
经过近十次的咨询,来访者在认知水平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纠正了一些“应该”或“不应该”的不合理信念,对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有了比较正确的看法。深刻认识并领会到当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显然无法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去改变对方,懂得了不能强制无法用自己按自己意愿行事的道理。
 
通过咨询谈话,还使来访者认识到对H同学的厌恶,实际上,反映了自己心理上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在人群中不能侃侃而谈,与H同学在同学中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对H产生厌恶。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从总体上看,你自己又有许多比别人强的地方。因此要对立自信心,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半年后,来访者又来到咨询室,这次不是来提出问题的,而是来汇报成绩的。来访者说他现在能够比较好地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心情较好,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感谢治疗者的帮助。
 
诊断分析
 
与前一个案例不同,在治疗人际交往障碍过程中,治疗者让来访者自己同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并要求来访者以家庭作业的方式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提出质疑。来访者的认知作业详细地体现出合理情绪疗法的全部治疗过程。步骤清晰、明确。来访者在学习ABC理论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并通过与两个问题的辩论改变了自己错误的认知,最终以一种合理的信念代替了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建立了正确的思维方式。
 
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充分发挥了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来访者“自己治疗自己”,并使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