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787—1869
【介绍】:
一译“普金野”。
捷克生理学家。生于波希米亚。1818年于布拉格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任职于布拉格大学和布勒斯劳大学。
1839年在布勒斯劳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生理学研究所。在实验生理学、显微技术、神经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药物学和视觉诸领域有诸多研究和发现。以其名字命名的生理结构有“浦肯野氏细胞”(大脑皮层的大细胞)、“浦肯野纤维”(位于心脏)等。在心理学上的主要成就是1825年提出的“浦肯野现象”(或“浦肯野变化”),即在昏暗中,蓝色和红色的可见度会发生变化,当照度减弱时,红色开始变暗,蓝色则稍亮些。这一现象直到19世纪末才得到神经生理学的解释。还首次描述视觉调节现象,并测量了当人注视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角膜和晶状体前后表面反射光的变化,该研究称“苏逊(Sanson)表象”(亦称“浦肯野表象”)。
“浦肯野疲劳”是其对眼睛内部看到视网膜的毛细管阴影的现象所作的首次描述。还观察到,在视野中,刺激由中央向边缘移动时,彩色视敏度会发生变化:越向边缘,视敏度越弱,在最边缘的视觉中,彩色看起来呈灰色,创造“间接视觉”这一术语以指称这一现象,该现象预示阿伯特的色域图的出现。
还描述了不同的机体状态:眩晕、眼球震动、感官障碍、听觉、触觉、睡眠和药物效果等。用实验方法证实其现象学观察,并寻求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生理学解释。
是除歌德和黑林外,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感觉和知觉的又一学者。
其全部研究辑为《浦肯野全集》(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