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 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简史 早在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已经开始对人的变态心理进行过一些描述和研究,并试图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心理异常现象。他反对以求神诅咒等方法对待患者,认为应从患者的身体和大脑中寻找致病原因。约在公元前1世纪,另一位古希腊医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与"心理不健全"的术语。此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变态心理学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领域,使有关变态心理的研究从思辨转向实验,从患者的外部表现进入其内心活动。近代则已从医院诊治转向社会防治。
在中国,公元前11世纪的殷代末期,就已有"狂"这一病名载于文献(《尚书·微子》)。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最早列出"癫狂篇",对变态心理作了医学描述,并且存录了有关治疗的资料。以后历代医家和学者在探讨医药或哲理的过程中,对于变态心理的表现、成因和矫治等屡有论述,至明清时期,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进展。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各国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陆续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朱光潜等较系统地评价变态心理学的各种学派,论述了这一学科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推动了当时中国变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其后,不少学者相继撰写有关变态心理学的著作,并开展了实验与临床的研究。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整个心理学、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变态心理学受到重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作用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异常与正常的对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即揭示心理现象对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在哲学上,它可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理论提供科学的论据。变态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包括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它的研究成果又可为普通心理学开辟新的工作领域,提炼新的研究课题,从而充实、丰富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医学心理学的其他分支交叉渗透,互为补充。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课题。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以变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直接服务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其临床资料和实践成果又可丰富变态心理学的内容,验证变态心理学的理论和假说。
研究途径 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这些模式都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通常,人们总是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反之则称为变态。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见图),若以智商表示,群体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70~129之间,属正常;智商不到70者,约占5%以下,则被视为智力低下;130以上者则一般称之为智力超常。
生物医学模式 又称疾病模式,即按躯体疾病的模式来理解变态心理。希波克拉底曾以 4种体液不平衡来解释变态心理。中医沿用躯体疾病的理论对癫狂进行辨证论治,即属于这一模式的代表。19世纪R.菲尔肖提出细胞病理学说之后,从人脑的组织结构改变中找寻变态心理的原因曾风行一时。最成功的例子是麻痹性痴呆。病理学家不仅发现了患者脑结构的典型改变,而且还从死者的脑组织中找到了苍白螺旋体。此外,各种急性和慢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以及症状性精神病都显示了变态心理与躯体疾病、特别是脑病的因果关系。于是,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论据。
精神异常被看作是一种疾病状态,躯体和行为的异常改变组成其症状,根据特别的症状组合即可作出疾病诊断。E.克雷佩林根据大量临床观察经验,按照医学模式对形形色色的变态心理加以分类,建立了精神疾病现代分类系统的雏型。虽然目前临床上像麻痹性痴呆之类脑器质性病例并不多见,但这类研究却促使人们从遗传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继续探索心理变态的原因。遗传学的研究发现,智力低下是由染色体畸变引起(如先天愚型),有的则与基因突变有关(如苯丙酮酸尿症)。家系调查以及对双生儿与寄养儿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这类疾病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既不是畸变的染色体,也不是疾病的本身,而是容易罹患疾病的素质。具有易病素质的个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则较易发生变态心理。近代生物化学研究发现,某些严重的抑郁症伴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障碍,表现为血中皮质醇的昼夜节律失常,且不易为地塞米松所抑制。现代实验精神药理学还分别从不同方面为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提供了支持。现代生物精神病学就是从医学模式的观点发展起来的。
心理动力学模式 这一模式从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或在婴幼儿时期的心理性欲发展中的冲突,以致产生固恋及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处于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压制下去,于是形成内心冲突,因而往往引起焦虑。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时的紧张不安,以保障内心的安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的过度运用,常引起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
行为主义模式 这一模式以J.B.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和B.F.斯金纳的学习理论来说明病态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即所谓心理冲突之类概念不过是主观臆测,不可能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定,对变态心理的研究应注重于可观察的行为表现;病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而也可以经过再学习,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加以矫正。行为疗法应用于临床,在矫正恐怖症、性变态等病态行为方面取得的成效,使这一模式经受了实践检验,获得支持,并对行为医学的兴起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学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社会因素对发生变态心理的作用,认为经济贫困、种族歧视、生活变更、社会压力等,都可能引起变态心理,而变态心理乃是社会病理学的反映。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对变态心理的判断标准、患病率的统计分析、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预后的估计等,都可能存在差别。例如,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人格障碍、性变态、瘾癖之类问题,都是破坏性的、属于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为社会所不容。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类人存在着心理变态,致于不能恰当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对这种人既要消除他们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又应矫正其变态的心理和行为。
变态心理类型 变态心理有多种表现形式,可根据不同的标准或其严重程度分类。按心理过程或症状,可分为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等。在按临床精神疾病的表现或症状的分类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分别制定了各自的精神疾病分类法,其中使用较广泛的分类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分类》(第五章,精神障碍),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中华医学会1984年修订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等。参照这些分类方法,变态心理可分为神经症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药物和酒精依赖、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适应障碍、儿童行为障碍、智力落后等。
变态心理评定 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有赖于制定明确的客观标准。然而,心理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往往只是相对而言,不一定十分清楚,有时又可互相重叠。一般说来,所谓异常至少有3方面的含义:①从统计学方面考察:处于群体中常态曲线两个极端的个体处于异常;②从个人生活史考察:常把个体当前的心理活动与以往的加以对比,看是否有异于寻常的改变,临床病史往往会反映出这类变化;③从社会适应状况考察:可根据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属于异常,患者的家属常常是以此为标准而要求治疗。此外,在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时,不可忽略参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早期的研究者在评定变态心理时,往往凭借主观印象,结果不甚可靠。后来,则采用系统收集病史、进行临床观察和交谈等,作出较可靠的评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国际上现已制定了几种标准化病史提纲和精神状况检查提纲,为系统收集临床资料及评定变态心理提供了依据。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等多种心理测验的方法,广泛用于确定被试的智力和人格是否偏离正常,而对异常行为和病态情绪的评定,通常采用相应的临床症状量表,以便作出恰当的定量分析或动态观察。在以变态心理作为基本表现形式的精神疾患的诊治过程中,可参考已经建立的各种临床诊断标准或研究诊断标准。
变态心理矫治 对变态心理的矫治,可区分为心理治疗和躯体治疗两大类。
心理治疗 这是矫正变态心理的基本方法。由于各学派的理论观点不同,施治方法也各有所异。言语和非言语的心理疗法目前均已被广泛用于各类变态心理患者;催眠疗法、暗示疗法、行为疗法等则各有其相应的适应症,只有选择恰当,才能获得显著的疗效。
躯体治疗 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生理治疗和外科治疗。20世纪50年代初,精神药物问世之后,改变了以往对严重的行为碍障束手无策的状态。精神药物对幻觉、妄想等表现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及躁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情感障碍,都有显著治疗效果。30年代开始使用的胰岛素治疗,已为精神药物所取代,电休克治疗几乎极少应用;对一些严重的难以治愈的变态心理,也很少使用对症性精神外科治疗。此外,包括心理治疗、躯体治疗、工作治疗、文娱治疗的综合性疗法,效果显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所重视和采用。
变态心理预防 预防变态心理的产生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变态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优生学的推行有利于降低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发病率;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养,以及开展儿童行为指导,对儿童不良行为及时予以矫正,均有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发育和正常人格的形成。另外,还应当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干预各种心理危机,这对于预防对紧张刺激产生不良适应甚至引起自杀,以及预防婚姻和家庭的破裂,减少心理社会因素的有害作用等,都是十分有益的。
许又新、刘协和著:《精神病学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沙,1981。
张伯源等著:《变态心理学讲义》,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5。
G.C.Davison and J.M.Neale,Abnormal Psychology,An Experimental Clinical Approach,2nd ed.,Wiley,New York,1978.
J. F. Calhoun, et al.,Abnormal Psychology,Current Perspectives,2nd ed., Random House,New York,1977.
变态心理学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