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状

2023-11-26
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状:1.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各高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主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课程在国内各高校中陆续开设,但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研究显示,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同时最不满意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笔者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很感兴趣,也期望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帮助自己或朋友解决心理困扰。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非科班出身的学生表示学起来很吃力,同时为了应对期末考核不得不死记硬背。这不仅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徒增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为切实提升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结合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应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提高独立院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引导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切实提高他们应对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能力。

  2.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现状。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心理咨询认可度低,认为走进心理咨询室是丢人的事情,这使心理咨询范围局限在少数大学生身上。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程度较轻的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便会出现量到质的飞跃,演变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增加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机率。因此,心理咨询工作重在预防,不仅要关注心理问题明显的学生,还应重视对发展性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