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性论➀

2024-04-01
泛性论:

又称“泛性主义”,指在揭示人的心理发展甚至人类社会发展中把“性”视为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力量的一种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理论为典型代表,其泛性倾向主要表现在:(一)在人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中,指出人的一切快感都直接间接与性有关,都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动机都带有性的色彩,并以性来解释人的个性的发展和神经症的病因。(二)在社会、道德和宗教的起源上,以带有浓厚性色彩的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

(三)在对文化成就的揭示上,认为文明本身是从某种性排遣途径转移下的能量的创造物,艺术是性的升华,因而是性的替代性满足。

这样既把性视为人的身心发展和神经症成因的决定者,又把性视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成就的原动力;这既扩大了性的内涵,又夸大了性的作用。

关于性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弗洛伊德着力强调性力(里比多)是人们从事文学艺术的原动力,把文学艺术看作是性欲的升华和性苦闷的象征。在他看来,性欲缺失的人与生活如意、爱情美满的人都不可能在艺术创造中取得成功,而许多作家尤其是女作家爱情生活中的坎坷与创伤倒成了他们发挥艺术才能的必要条件。他断言:“凡是艺术家都是被过分的性欲需要所驱使的人”。同时还认为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也总是作家性心理的外射和象征。弗洛伊德本人也曾分析过许多痛苦的文艺作品以证实自己的立论,如对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的分析。达·芬奇幼时丧母,但对母亲的依恋、爱抚、亲吻尤为着迷,以致压抑了他成年后对其他女性的爱,使他甚至从同性那里寻找温情。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既温柔而又娇媚,既慈悲而又残忍,既处处谨慎而又处处算计的复合心态正是达·芬奇内心深处恋母情结在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外射,“是他内心最深处自己也不知道的感动”。早年的郭沫若也深受弗洛伊德艺术泛性主义倾向的影响,对中国古典主义文学作品也进行过类似分析。

他说:“精神分析学者以性欲生活之缺陷为一切文艺之起源,或许有过当之处亦不可知;然知我国文学中的不可多得的作品如《楚辞》、如《胡笳十八拍》、如织绵回头诗、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我想都可以用此说说明。”“细读《西厢记》一书,可知作者的感觉异常发达几乎到了病的程度,作者的想象异常丰赡几乎到了狂的地步。他在音响之中可以听得出色彩出来,……他见到了作对的昆虫和鸟雀也可以激起一种性的冲动。”当然这种文艺泛性主义理论也受到文艺理论家的批评,如克罗齐曾经讥讽说,假若诗人用这种观念作诗来装饰自己,那就会变成一个像公鸡耸冠、火鸡飞尾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