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 情调 想象说:郭沫若关于诗歌的见解。表述为一个着名的“公式”:“诗=(直觉 情调 想象) (适当的文字)。”见于郭沫若1920年1月18日写给宗白华的论诗通信,后收入《三叶集》。是郭沫若对诗歌本体构成的认识。这里的“...
生外熟说: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关于书画创作的理论。见于其论着《画禅室随笔》:“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不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生外熟。”此处,“生”指生拙、平淡;“熟”指心手相应,运笔圆熟。董其昌指出:“诗文书画,少...
亲动心说: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和文艺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系明清之际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的评点中对创作心理作出的精辟论述。金圣叹在考察小说创作时,看到作家不可能将自己笔下所描述的人物与事件一一亲...
即景会心说: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中论述主体审美活动中直觉体验的一种理论。语出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篇》:“‘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
心物七要素说:中国古代文论中论述创作客体、创作主体构成要素或要求的一种理论。由清代文论家叶燮在《原诗·内篇》中提出。他说:“以在我之四,衡在物之三,合而为作者之文章。”所谓“在我之四”,是指构成创作主体(即“我...
三竹说:中国古代创作心理学论述艺术形象生成的心理过程的理论。由郑燮(板桥)提出,见于《郑板桥集·题画》:“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