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情景交融”。
在一般艺术中,它指那种借景抒情的描写手法。在意境论中,它专指意境的形象特征。意境构成的要素是情和景,情感是景物的灵魂,景物是情感的载体,景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达情”,情感一般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
这就形成了意境的情景交融的特征。
它作为中国抒情艺术的基本手法,有着悠久的传统。古代诗论中已有理论概括。
王昌龄《诗格》“景入理势”中有云:“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意”,是“情意”,谈的就是“情景交融”的意思。后来,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开始探讨情与景的关系。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他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情景两种元素,就是这样在意境中相融的。
清初王夫之,继续对情景交融论作深入研究。他指出了情与景的不可分离性,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这样才揭示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的性质。他又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二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王夫之认为,情与景是一种内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的拼合,更不是机械的相加,情景相融后,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就是意境。
它的表现形态,即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方东树《昭昧詹言》中明确提到:“情景相融”与“情景交融”。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艺术意境。一般有三种方式:景中藏情、情中见景、情景并茂。
“景中藏情”最为常见。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通过艺术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得情深意浓。“情中见景”是较难的一种,宋人周弼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
”(见范晞文《对床夜语》)王夫之也说:“情中景尤难曲写”。(《姜斋诗话》卷二)这种写法,特点在于“化景物为情思”,是让你看不到景物,而能景态毕现。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陆游的《示儿》,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一、之二,都属于这一类。“情景并茂”的特点是上述二者的综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