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情:中国古代论述情景关系的术语。语出清代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卷一“景生情、情生景”。“景生情”指主体在不期而遇的外界事物的激发下产生某种情感,它是心物交感的另一种形式,又称触景生情,即所谓“不谋之物相值而...
代人立言:中国古代论述戏曲创作心理的术语。语见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填词一家,则惟恐其蓄而不言,言之不尽,是则是矣,须知畅所欲言,亦非易事。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
现身说法: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心理学术语。由清代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提出:“作《金瓶梅》者,若果必待色色历遍,才有此书,则《金瓶梅》又必做不成也。何则?即如诸淫妇偷汉,种种不同。若必待身亲历而后知之,将...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中国古代关于情景哀乐相反相成的提法。由于情感的两极性,就形成这种反衬哀乐的心理效果。一种是“以乐景写哀”,另一种是“以哀景写乐”。清人王夫之对此论述最为精到。他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
情生景:中国古代论述情景关系的术语。语出清代王夫之的《姜斋诗话》卷一“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里的“情”是指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景”指作为客体审美对象而呈现于...
迹化:此语出自《石涛画语录·山川》:“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石涛重在阐述审美过程中主体情态对客体的溶化。所谓“神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