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影无眠——神经衰弱:去年三月末的一天,我的一位老师去我的宿舍,我正端着饭盆喝牛奶、吃馒头。她说:“小×学校来电话,让你下周一去面试。”我听完这话,原本端盆的手抖得更厉害了,有些不能控制地慌慌地说:“下周我还得去北京考试呢,怎么办?”那位老师诧异地看着我——抖着的手和焦虑的样子,问:“尹力,你怎么啦?这几天觉没睡好、吃饭不及时吧,还是有什么别的事?你以前不是这样慌张、不沉着的 ”“是的”,我说,“我也不知怎么搞的,实际上我不紧张,不是惊慌失措,但控制不了发抖,说话气短而且心跳乏力 ”我的这位老师是搞心理咨询的,我也是学过变态心理学的,我们几乎同时说:“大概是得了神经衰弱。”
那段日子在我是带点灰色的。二月初,春节刚过,我便着手博士考试的准备。几乎每天夜里喝咖啡熬到凌晨2点,早上六点半又准时起床。两个星期后,不要说4个小时,压根儿是睡不着觉。尽管记得一位学者说过:睡不着觉是说明你不需要睡眠,应赶紧起来工作、学习。但我的确是想睡,而且脑袋昏昏沉沉,全身慵懒、倦怠,想看书也根本看不下去。白天亦然,到后来,饭也不想吃,上楼也感到无力。最突出的是心脏像是薄薄的冰片一样脆弱,经不起什么事。比如说,听到一点声响,便心跳、害怕。还有像那位老师通知我,我当时就不知所措,尽管内心里我并不慌,是知道该怎么办的。
失眠与乏力,导致自己的记忆力明显减退。有时候,瞪着眼睛看一页书就是不知道说的什么,即使看过了也是脑中不留痕迹。我深知自己这样下去将对考试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去了医院,开了一些安神补脑的药。同时,我拿出一天的时间反思自己,并分析利弊。我知道有时失眠不是因为生理上的疾病,而是心理负担太重、精神压力过大所致。自从我报名打算考博士、进入全面复习状态开始,我几乎每天都在想:你可一定要考上。在考试中你从没失败过,考博士这最后一次冲刺,说什么也得过去;如果你考不上,别
人会嘲笑你,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自量力还考北师大(我是在沈阳读的硕士)”,我不能让人笑话;爸爸今生未读过书,而他又那么希望我考到首都念书,我得考上,不能让他老人家失望;还有那么多材料没看,又与导师不认识,得抓紧时间赶 总之,我知道,对这次考试的过于看重使自己适得其反,不能正常学习了。我毕竟懂点心理学,于是我又开始问自己:
①如果考不上博士,最坏的后果是什么?②别人会嘲笑你吗?再说,即便嘲笑了,又怎么样?对你做人做事有什
么损失?
③这种突击式复习对博士考试一定有意义吗?
④如果这样下去得病了,身体垮了,就是考上了博士,又有什么意义?
父母愿意你是个健康的常人,还是希望你是个有病的博士?
⑤如果这次考不上,是否再没有机会了?再说,考上博士一定就是好吗?
随后,我又理智地一一作答:
①没有什么坏的后果,工作单位已找好,工作就是了。
②别人不会嘲笑我。即便嘲笑了也无所谓,考博士是件与人无害的好事,
他们还没有这种勇气呢;再说,与我以往的做人做事原则、风格并无冲突。
③博士考试是对一个人综合学识能力、学业功底的考查,是一种近乎“无复习”的考试,除了外语需要看看以外,专业理论就是平常积累的问题,所以,突击无任何意义(外语也是功底问题)。
④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活着?——不管他做什么?我想,天下父母都是这样想的。
⑤这次考不上,一直到45岁,还有若干次机会。而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博士之名对于一个生活中的女人来说,利未必大于弊。
想通了,尽管不容易付诸实施,但心理轻松多了。随后去求职学校面试时,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睡在他们的身边格外踏实 后来,可想而知,神经衰弱自愈了。
写到这里,我想告诉青少年朋友: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别怕揭穿痛处!当失眠、乏力、食欲不振、焦虑、精力不济等时,虽求助于安神等药物会有所缓解,但“心病还需心医”,尽快地、理智地找出支配你思想的那些事情,然后与朋友或心理医生一道分析、排除,当询问自己“那件事对自己的生活影响如何?”而回答是“并不如何”的时候,相信你会圆一个美丽的梦,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真实的经历,但愿能对神经衰弱的同学有所裨益,也圆一个大家健康地学习、生活的梦。
当然,需特别指出,单纯的失眠并不等于神经衰弱。失眠属于睡眠障碍的范畴,是一种生理病理的现象,而后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属心理疾病。尽管神经衰弱有失眠特征,但二者是不能等同的,这需特别注意。
抱影无眠——神经衰弱
202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