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做梦——幻想狂

2023-11-03
白日做梦——幻想狂:世人总说我们青少年是人生“多梦的时节”。是的,初来人世,那么多新鲜而惊奇的故事,怎么不让我们充满美好的幻想呢!
 
夏日里,坐在外面的石凳上,大人们摇着大扇子讲天上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用两只白嫩的小手托着下巴,遥望一颗颗亮晶晶的星星,多想也飞到那遥远的神奇的世界中。冬日里面对自天而降的晶莹白雪,我们会想: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飞舞,该多好啊!听妈妈讲一个贫穷而善良的小男孩得到神秘爷爷送给的宝葫芦而变成小富翁的故事,幻想自己哪天路遇一个仙者道人,神授一支宝笔,用这支神笔什么难题都能做出来。看《西游记》,也幻想自己变成孙悟空,挥舞着金箍棒,扫除世上一切妖魔鬼怪和坏蛋,当英雄。看邻居叔叔挺着圆滚滚的肚皮,手拿“大哥大”呼风唤雨,出入豪华轿车的神气样子,也发誓自己将来赚多多的钱。看电视中体育健儿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的飒爽英姿,不免也会泪光点点,立志做一名体坛健将 这些美丽的幻想何尝不是我们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呢!别说青少年朋友,就是任何一个成年人不是也需要有对未来的幻想作生活的支撑吗?只不过成年人的幻想更切合实际,更有实现的可能,并且成年人也能脚踏实地付诸实施罢了。因而,这种幻想也就不完全是幻想,而叫理想或一个美丽的想法。
 
因而,对生活、对未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着幻想,是每个青少年正常的心理现象。平日里,老师们和教育专家们不也教导我们要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吗?不也注重培养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吗?不过,幻想与理想、想象力是不一样的。幻想往往是遥远、虚无而难以实现的,而理想是切合实际,有实现可能性的。如:想象着自己将来成为有名的科学家,和想象着得到一个宝葫芦就不同,因为宝葫芦在世界上是根本没有的,所以也就不可能得到。偶尔幻想是无碍于我们的正常生活的,但整天而长期地沉浸在幻想中,不能自拔,不能安心现实的生活,就成变态的幻想症了,俗话说的“白日做梦”就是它的典型意思。  
日本的阪田宽夫曾写过《空空如也的空间》的诗,其中的《大人进行曲》是这样写的:
 
想成为想成为
 
想成为想成为
 
想成为大人,想:
 
成为大人可以喝咖啡
 
痛痛快快地喝
 
不需要加牛奶
 
沙沙地放砂糖
 
尝一口,眨一下眼睛
 
今天咖啡
 
不够苦
 
阿姨
 
想成为想成为
 
想成为想成为
 
想成为大人,想:
 
成为大人可以很晚才睡觉
 
理所当然晚睡
 
看完全部的电视节目
 
不需要写作业
 
过了十点钟这样发号施令
 
好啦好啦
 
赶快去睡吧
 
孩子们
 
想成为想成为
 
想成为想成为
 
想成为大人,想:
 
成为大人可以坐出租车
 
舒舒服服的出租车
 
拥有好多好多的钱
 
一只手轻轻一扬叫住车
 
关上车门身子向后一仰
 
慢慢地开吧
 
去我们的学校
 
叔叔
 
渴望长大成人,像大人那样“随心所欲”地“神奇”生活无可非议,但我们的小朋友如果上课的时候也在这样想,完全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驰骋,全然不知老师之所云,被老师叫起来,方才回转神来,长期这样,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这不就是得病了吗?这种梦幻的生活可谓是“一个上下颠倒的世界”。这种幻想狂的小朋友,常常两眼发直,呆呆不动,甚而茶饭不思,不能理会大人的话。发展下去,便会发生交往困难,孤僻、焦灼不安乃至厌烦现世生活,为了一个梦幻的美好世界,也许会作出一些非理智的行为来。
 
与上面说的幻想症比较相近的还有妄想狂,最典型的有“被迫害妄想狂”。如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狂人日记》中描写的某君的弟弟认为连同他  
的哥哥、邻人在内的人都要吃他、杀他的病症。现实中,有的同学认为人家都在议论他,对自己充满敌意,甚至对面来的汽车都要把自己压死,由此常常导致自杀、冲动、攻击行为。这种妄想进一步发展很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
 
少年儿童朋友们,“多梦的时节”这句话本身就说明好幻想是我们的天性特征,我们可以幻想,而且生活也需要幻想。但是,整日沉浸在不切实际的或美好、或恐怖的世界里,势必会影响我们现在的生活。生活是不可逾越的,同样,学习的成功亦然。记得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在给我的信中说:“尹老师,我不知道成功的路究竟有多长,但我知道成功的路就在我脚下。”多美的语言!是啊,童话故事、伊索寓言对于我们来说,只从中吸取一些道理就可以了,冲出自我幻想的虚无世界,脚踏实地地学习、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