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60岁以后性格的变化及其特点。
一些研究者认为,个体进入老年期后,行为和情绪等性格特点发生一系列变化,一般有如下性格特征:自我中心性;内向性;保守性;好猜疑,并往坏的方面猜;嫉妒心强;办事刻板,比较执拗,灵活性、应变性差;适应能力下降;怨天尤人,爱发牢骚;好管闲事;依赖性强等。另一些学者指出,在人的一生中,性格的连续性大大超过它的不连续性,亦即多数老年人的性格特点仍是个人青、中年期性格的继续。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从成年到老年,人的性格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变异的一面,稳定大于变异。
美国心理学家纽加滕等人研究指出,老年人的性格结构是持续不变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对待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上则逐渐表现出由主动转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向朝向内心世界的明显趋势。
一般说来,有信心、情绪稳定、是否善于与人交往等性格特征是稳定不变的,但像要求精力充沛的快速活动以及一般的活动性、反应性、自我控制能力等特点,则随年龄增长而表现出降低的倾向。这种变化在高龄(如75岁特别是80岁以上)老人身上更为明显。
不过个体差异很大,男性与女性亦有所不同。国外一项关于中年以上男女人格测验的材料指出,和男性比较,女性大多数较少保守,较多顺从,心肠比较软,比较天真,比较紧张。
研究表明,在既要求速度又要求准确性的活动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他们宁愿速度慢些,但要少犯错误。
他们做事讲究准确,比较仔细,重视准确性常常超过重视速度。故常认为小心、谨慎是老年人特有的性格特征。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固执、刻板是比较普遍的现象,80岁以上其刻板性有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