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心理的一个特殊概念。
有人把它理解为“精爽之气”,是所谓“神明”的来源;有的解释为“知觉”;有的认为是认识能力。出自《左传·昭公七年》:“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孔颖达疏:“精亦神也,爽亦明也。”清代戴震认为,人的“精爽”有两大系统:一是耳目鼻口之精爽,它司听视嗅味等感知;一是心之精爽,它“有思辄通”,可以“进于神明”。这两种不同水平的精爽,都属于血气:“凡血气之属,皆有精爽。”人与动物“虽同有精爽”,但“人能进于神明”,动物则不能进于神明。(见《孟子字义疏证·理》)
关于认识心理的一个特殊概念。
有人把它理解为“精爽之气”,是所谓“神明”的来源;有的解释为“知觉”;有的认为是认识能力。出自《左传·昭公七年》:“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孔颖达疏:“精亦神也,爽亦明也。”清代戴震认为,人的“精爽”有两大系统:一是耳目鼻口之精爽,它司听视嗅味等感知;一是心之精爽,它“有思辄通”,可以“进于神明”。这两种不同水平的精爽,都属于血气:“凡血气之属,皆有精爽。”人与动物“虽同有精爽”,但“人能进于神明”,动物则不能进于神明。(见《孟子字义疏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