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关于审美心理距离的观点。
指作者主观之自然与客观对象之自然的两相契合。出自《庄子·达生》篇。
以“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描绘了“以天合天”心理距离的审美境界。认为要达到这种契合境界,必须使主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作者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不能怀有任何功利目的,而必须排除一切利害得失的考虑,“齐以静心”,即用明镜般清彻的心胸去对待创造对象。庄子对这种审美心理距离进行了广泛的论述,无论绘画、比赛、操舟,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出神入化,获得成功。
庄子关于审美心理距离的观点。
指作者主观之自然与客观对象之自然的两相契合。出自《庄子·达生》篇。
以“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描绘了“以天合天”心理距离的审美境界。认为要达到这种契合境界,必须使主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即作者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不能怀有任何功利目的,而必须排除一切利害得失的考虑,“齐以静心”,即用明镜般清彻的心胸去对待创造对象。庄子对这种审美心理距离进行了广泛的论述,无论绘画、比赛、操舟,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出神入化,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