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晚期

2023-12-13

    成年晚期 :

成年晚期的主要任务是回顾人生、退休乃至调整新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身心健康都逐渐衰退。随着社会发展,成年晚期在所有发展阶段中的时间跨度可能最长,中国该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比例与绝对值皆急剧增加。德国发展心理学家P.B.巴尔特斯认为,成年晚期的主要变化发生于“标龄老人”(75~84岁)变成“高龄老人”(85岁及以上)之时,即平均85岁;而“青龄老人”(60~74岁)“标龄老人”(75~84岁)具有一定的身体和认知适应性,其现有的认知能力能够应对老化带来的利弊。相比之下,高龄老人的认知能力丧失较大,躯体疾病及相关致残等慢性压力也很多,更加脆弱。因此,成人在60~80岁期间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和适应性,个体差异较大;但是高龄老人已经到达其能力的限制点,难以通过干预来改善其生活。高龄老人各项能力的保持也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

成年晚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人生完善与满足感(如孔子所谓“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避免人生虚度。影响青龄、标龄、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因素主要有躯体健康状况、家庭亲子关系、居住条件和经济收入等。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三类老年人的认知能力、生活行为方式、发展目标、社会支持系统、环境适应状况也有所不同。老年病患病率随增龄增加,使得老年人的负面情绪(抑郁、焦虑等)也随增龄而增加;而次级控制等动机发展趋向使得老年人偏向积极情绪,使其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也随增龄而增加。这种双相情绪变化特点是老年人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特色。

高龄老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生命的终结,特别是罹患癌症等终末期疾病者常复合强烈的负性情绪乃至厌世。中国高龄老人的自杀率最高,且以农村的男性居多。这些社会现实需要从老年心理学角度开展应对性干预方法研究,特别是基于社区、结合居家养老开发符合中国国情、适合传统文化的健康老龄化方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让老年人自发地组织起来,通过各类集体活动积极用脑、健身养心,使生命的长度(寿命)、宽度(生活质量)和厚度(生命质量)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60岁以后存活年数,包括无致残性重大疾病的健康(无伤残)预期寿命和带病生存期,形成总预期寿命。心理学工作者应与医护、社会工作者一起,为延长人口总预期寿命、缩短带病生存期努力。

太极拳成为老年人群体常见的健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