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艺学术语。
指诗中关键性的对全句甚至全篇意义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字、词。宋代黄庭坚《赠高子勉》云:“拾遗句中有眼。’始论及杜甫诗的诗眼。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八云:“盖句中有眼也。古人炼字,只于眼上炼。”明代《四溟诗话》、清代《艺概》等着作明确讨论“诗眼”的重要性。“诗眼”是由汉字和古代诗歌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此,诗歌创作对字、词的使用特别严格,“缀字属篇,必须练择”(《文心雕龙·章句》)。
字、词是诗歌构成的最基本单位,又是诗人情感心理的直接体现物,《文心雕龙·练字》云:“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诗歌的气象、韵味、神明等精细微妙处,常常借助于精确切当的字、词才能表现出来。如王安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正如此。因而,古代诗人、理论家对炼字、炼句非常重视。
一些诗作中的“诗眼”或警句,可使全篇生辉,从而构成佳作。炼字、炼句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和环节,古代诗歌大多数要经过反复锤炼、修改,才能精美绝妙,否则,芜杂并存,完璧难成。对于欣赏者来说,“诗眼”正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