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诗人在外物感发下内心所涌起的鲜活生动而又意欲表达的情感,是贯穿中国古代诗论的重要概念。
《毛诗序》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解释“诗言志”说:“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文心雕龙·明诗》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历代的诗论对“诗心”的解释都呈现了这种一脉相承的特点。金代的王若虚《滹南诗话》:“哀乐之真,发乎情性,此诗之正理也。”明李东阳认为,“诗之为物也,实本乎人心者”。叶燮《原诗》更进一步提出:“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我国古代诗论的审美倾向着重于“物与心”的关系,即主观心理情感与客观外界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我国古人认为人的情感潜伏于心,往往隐而不现,触物而感则遂有欣然命笔的冲动。王廷相《雅述上篇》云:“喜怒哀乐,其理在物。所以喜怒哀乐,其情在我,合内外而一之道也。”“动心者物,照物者心。”诗人的情感在对物的投射和选择物中具有积极能动性,心物交感的心理学基础是心与物的异质同构。诗往往是人愤怒情感的熔铸。“真正的诗歌只出于深切苦恼所炽燃着的人心”。可见“诗心”是由于“郁结”所致。
诗人通过创作向读者倾诉心中的悲痛和苦闷,从而实现情感的心理上的平衡。这种情感“郁结”的不断形成与消除是“诗心”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诗人旺盛的生命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