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其没有根基、无所依归的生存状态的情感体验。
中国古典诗词所流露出的“人生如飘篷”、“寄世如飙尘”的叹息,印度先贤“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所来兮何所终”的感慨,无不传达出一种对于生命无常,找不到人生意义、存在家园,只能寄身世间、随波逐流的无奈。现代西方人在上帝死后,丧失了终极关怀,人生成了毫无意义的流浪,于是”漂泊感”也油然而生。现代主义文学有个一贯的主题,就是对于人“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追问。这种追问也正是漂泊感的自然表露。
如果说上帝的死亡使人类失去了精神、灵魂的最终归处的话,存在主义却将人的每一分钟的存在都悬置了起来,使人类的漂泊感进一步加深。存在主义认为,人乃是被抛于世,其存在过程是一个无止境的虚无化过程。
由于虚无的隔绝,人之每一瞬间的存在都是悬置着的,一切决定论都不存在,人生充满了偶然性,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有机联系和切实关系,相互之间毫无意义,人生是荒诞的,人不再有光明的希望,于是便自觉地将自己从这个世界上放逐,任意东西,这就是漂泊感。漂泊感与虚无感是相互生发的,是人在虚无感笼罩下对自身处境的情感反应。
为了在坚持无神论的前提下使人克服虚无感、荒诞感、漂泊感,从存在的悬置状态中解脱出来,例如,海德格尔提出了所谓的“诗意还乡”,萨特则极力倡导在积极的自由选择中塑造自我和世界。